
译自日本《朝日新闻》网络版
【竹森俊平简介】1956年生,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研究生院,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学。
记者:在去年12月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大胜,您认为这意味着安倍经济学获得了信任吗?
竹森:在此次选举中,金融缓和并未成为争论点。所谓安倍经济学,也就只是金融缓和。如果没有攻击这一点,就等于未对安倍经济学做任何攻击。应该有更多政党站出来说,如果金融缓和有问题,就赶快放弃。
已有预测认为日本本年度经济增长率将为负值。在这种情况下,为何执政党还是获得了信任呢?恐怕是因为金融缓和改善了就业。
记者:这么说,您觉得日本银行(日本央行,简称日银)的金融缓和出现了效果?
竹森:日元贬值方面出现的效果最多,但人们还未能产生日银所期待的“物价上涨”这一预期。金融缓和对提高股票和不动产等资产价格的效果很大,但却难以产生提高物价的效果。如果通过今年的“春季薪资斗争”,薪资明显上调的话,物价上涨的预期应该就会出现了。
另外,今年因为资源价格下跌,经济情况应该会逐渐改善。但正因成为各种产品原材料的资源价格下跌,所以我认为实际上物价不会轻易上涨。
记者:您认为日银所设定的从2013年春开始用两年左右使物价上涨2%这一目标是否难以实现。
竹森:本来日银就毫无必要拘泥于用两年左右实现物价上涨2%。日银可以表示因为资源价格下跌,所以“物价上涨未达2%”。
记者:日银去年10月不愿因原油价格下跌导致物价预期走低,实施了追加缓和。您认为此举是否必要?
竹森:日银的这种解释恐怕是个借口。我认为实际上日银是瞄准美国转向缩小量化宽松这一机会,实施了追加缓和,以求日元进一步贬值。日银总裁黑田东彦在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曾作为财务官进行了大规模的抛售日元、买进美元的外汇干预,因此日银实施追加缓和多半也有外汇政策方面的因素。
原油降价对于日本经济绝对是个好消息。绝对没有物价下跌会导致摆脱通货紧缩更遥远所以不好这回事。这等于是说因原油降价,追加的金融缓和变得更易实施了,这种逻辑完全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