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共同网
共同社扬州
该项目由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范云涛等策划,尽管日中关系存在问题,但希望通过促进肩负未来的年轻人的交流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为前往奈良时代的日本传播佛教戒律、经历5次渡海失败最终抵达日本的鉴真出生在扬州。日方参加者9日与扬州大学等约30名学生举行座谈会,探讨了应从历尽磨难东渡日本修建唐招提寺(奈良市)的鉴真的精神中学习哪些东西等。
8日参加者还在鉴真东渡日本前担任过住持的大明寺与学习佛教和日语的年轻人进行了交流。大阪大学4年级的石崎理里(23岁)称“通过学习中文,我变得可以接纳各种不同了”,中国的学生表示,将来想去日本学习并带回日本保留的唐朝文化,使其在中国复苏。
鉴真初次踏上日本本土的海岸在鹿儿岛县,鹿儿岛国际大学3年级的田畑星也(22岁)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田畑表示:“虽然政治方面存在紧张,但是实际来到这里与大学生交流后对中国的印象改变了。想学习中文。”
扬州大学等的学生计划明年访问鹿儿岛县,该项目争取每年都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