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日本人的敬业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28日 | 发表人: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达

    短暂的旅行中,深刻感受到日本普通劳动者身上自觉自愿的敬业精神,他们并不仅仅为了金钱或名利,而是对工作发自内心的执着。

    到日本之前,脑海中有很多关于这片土地的想象,从神话时代到幕末维新,从战后经济奇迹失去的20,从川端康成的文字到宫崎骏的动漫……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印象最深刻并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身影。

    笔者跟团旅行,主游本州岛,在不足一周时间里接触最多的便是日本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中一些人并未受过高等教育,一些人已经退休甚至年事已高,但都让人感受到礼貌、谦和与自律。他们身上普遍存在一种精益求精、极其认真的工作精神,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些一根筋。旅行团6天内全程租用了一辆大巴车,期间在大阪、奈良、京都到名古屋、东京等城市之间往返穿行。大巴车司机师傅是一位40余岁的中年男子,衣着整洁。每天上车前,司机师傅都会在登车的台阶上铺上干净的地垫或毛巾,车内一尘不染,每个座位前都放好了新的垃圾袋,甚至我们头天不小心遗落在地面上的物品都被完好地放回座位上。大巴车车体、车窗等被擦得锃亮。这些清洁、整理工作,都是在结束一天旅程后,司机师傅加班加点完成的。日本为避免疲劳驾驶,通常行车两小时左右,驾驶员就要停车休息。每次我们坐车疲惫迫不及待下车休息时,司机师傅必备的功课是拿起手边的文件夹记录下每段行程的起止时间和地点,从不间断。

    有一次,我们下午从东京出发赶往大阪,已行车五个多小时,路过一段极狭窄且蜿蜒的山路时,天色漆黑,山路上照明很微弱,较大的车体在狭窄的弯道上不断盘行,我们都捏了一把汗。已经开了一天车的司机师傅毫不懈怠,打开大灯,每个弯道都完美地通过之后,大约晚九时许顺利把我们送到了山顶的温泉酒店。这时,我们又累又饿,下车后迫不及待去休息,后来听导游说,司机师傅当晚继续打扫、整理,工作直到夜里。次日清晨,司机师傅精神依旧饱满,在用餐完毕等候出发的时间里还端正地坐在休息区阅读《产经新闻》等报刊。

    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但很多老人退休后都选择继续工作。不少白发老人都在打零工,无论是餐厅里帮客人上菜、收餐具,还是超市里收银、装卸货物,都尽职尽责,一丝不苟。一天,笔者一行在京都用完午餐后等候大巴车,不少游客在餐厅门外街道边停立。京都因保留了古都风貌,一些街道很狭窄,但依然清晰划分出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游客停立时稍往外站一点,就有可能占据其他车道,或影响到行人通行。在我们候车时,见到一位头发略白,但神采奕奕、行动敏捷的男子在餐厅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不时提醒游客要往里站,看到不慎站到机动车道上的游客,他一个箭步冲过去将他们拉回,然后又飞快回到马路另一头提醒游客给行人让出通道。待大巴车来时,他引导一波波客人登车离开。在这个间隙,因街头没有垃圾桶,他还主动从游客和行人手里接过垃圾统一处理,整个过程乐此不疲。游客们看他行动敏捷,猜测他年龄应该不过40岁上下,后来听导游说,这名男子已60多岁,附近餐厅每天都要接待大量游客,于是聘请他来做维持交通秩序的协管员,往往一工作就是一天,很辛苦。

    不独服务行业,我们沿途看到不少手工作坊,店面不大,据介绍已经营了好几代人,多年技艺传承,严守对顾客的承诺,踏实本分经营。用一生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有些行业还有一家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中,日本就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正是劳动者这种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和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成就了日本强大的制造业,其工业实力和制造能力成为重要的王牌。日本还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公司和品牌,如丰田、东芝、索尼、松下等,这些企业也是世界500强榜单中的常客。

    行走在日本的城市和乡间,所见大片明丽的森林绿地、整洁轻质的建筑、繁忙有序的海港、有条不紊的车流人流,甚而会为没有垃圾桶却一尘不染的街道,为景区服务区极其整洁、智能化人性化的卫生间等细节所折服。这一切,离不开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敬业精神。我们的导游来自中国东北,在日本居住多年,他告诉我们,当日本人被问及如何理解爱国时,他们认为莫过于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短暂的旅行中,深刻感受到日本普通劳动者身上自觉自愿的敬业精神,他们并不仅仅为了金钱或名利,而是对工作发自内心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一丝不苟、精雕细琢,这种敬业精神也被人誉为工匠精神。在日本,这种敬业精神已日渐成为一种思想文化上的共同价值观,植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念中,并由此培育出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