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相比中日,韩国“下南洋”优势何在
相比中日,韩国“下南洋”优势何在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27日 | 发表人:
来源:解放日报
2017年11月,文在寅政府提出“新南方政策”,将东南亚置于韩国外交优先位置,提出“人、繁荣、和平”三大支柱。
不难发现,近两年来韩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进展加速。一来,首脑外交有声有色:文在寅成为韩国首位任内访遍东盟10国的总统;二来,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590亿美元,较1980年的26亿美元增长显著,相互投资达100亿美元;三来,国别合作日趋紧密:寻求在年底前与印尼、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就自贸协定达成一致。新加坡《联合早报》称,韩国正在加速下南洋。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认为,韩国外交政策正出现转变。
首尔走近东盟的考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指出,文在寅政府之所以提出“新南方政策”、之所以积极推动与东盟的关系,主要基于三点考量。
其一,希望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韩联社称,东盟10国拥有6.5亿人口,GDP约为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至6%。更重要的是,东盟的平均人口年龄在30多岁,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和消费潜力。东盟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韩国第二大贸易对象,韩国也是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韩国时报》网站称,在中美贸易摩擦给出口导向型的韩国经济带来挫折、日韩贸易争端对韩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的背景下,文在寅政府正试图全力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东盟或许可以帮助韩国减少对美国和中国贸易的严重依赖,为韩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其二,希望推动外交关系多元化。文在寅继承了前总统卢武铉的部分理念,主张“均衡外交”,希望在维持“四大国外交(中美俄日)”的同时,提升东南亚在韩国外交版图中的地位,建立“特殊战略伙伴关系”。
其三,韩方希望东盟支持其对朝外交。文在寅日前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在釜山举行的韩国―东盟特别峰会。不过朝方婉拒了邀请,认为“无法找到”金正恩出席的“适当理由”。韩联社称,韩国政府想借峰会之机打破半岛僵局、撬动和平进程的希望破灭了。
“新南方政策”不乏挑战
韩国广播公司称,不仅韩国,亚洲邻国也纷纷进入东盟市场开展业务。日本积极促进与东盟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贸易,而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各项合作已经全面展开。与两个邻国比,韩国对东盟具有特殊吸引力吗?
有评论称,韩国的优势体现在文化方面——流行文化、美容产品以及K—pop深受东盟地区年轻人的喜爱,拥有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这为韩国商品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不过,从长远看,韩国仍需进一步挖掘自身独特优势。
“与美国、日本、中国等其他国家比,韩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认为,韩国一些大企业在投资领域、电子芯片以及汽车等制造业领域可能更具有灵活性。
此外,韩国对越南等个别重点国家的投资较为集中。但就性价比而言,韩国比不上中国;就技术而言,韩国比不上日本,可以说它处在中日夹缝中寻找与东盟的合作机遇。它能否将“新南方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计划对接,在数字、海洋等新经济领域打开市场仍待观察。
詹德斌指出,韩国政府也知道,自己与深耕东盟多年的美国、日本竞争不易,因此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强调与东盟的人文交流、人员交流、人心相通。
由此可见,“新南方政策”面临重重挑战,但外界认为,“新南方政策”的三大支柱——人、繁荣与和平,即人文交流、经济和安全领域能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将成为评估这项政策的中期报告。文在寅在上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双方可能会在智慧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等一些新经济领域取得合作进展。
-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