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力推进高超声速武器研发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21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鹏

    20201227日,日本《产经新闻》以《高超声速武器拦截系统将于明年开始研发》为题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将于2021年度启动高超声速武器拦截系统的研发工作。同时,日本还将加快“攻击用高超声速制导导弹”的研发进程。这意味着,日本将在高超声速武器的“攻”“防”两个领域全面开花。日本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积极动作,已经成为其防卫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

    日本防卫装备厅2016年出台的《中长期技术规划》中谈到离岛作战时,明确提出要发展全新的高速/高超声速打击武器,以满足离岛作战需求。随后,日本披露了多个高超声速武器研究项目,体现出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与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两条路线并行发展的规划思路,并在防卫预算中对高超声速武器进行大规模投入。

    201911月,日本防卫省在“日本防卫与军警装备国际展”上发布文件称,日本计划在2030年研发出速度达到5马赫或更高的巡航导弹,从而加入美国、俄罗斯的高超声速“军备竞赛”。该文件声称,日本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发愿景是“实现多域及更强的防卫力量”,特别是须研发可在对手有效防区外实现排拒能力的相关技术。而这种排拒能力需要有具备生存性及远程高超声速性能的武器,以对抗高度威胁型目标,确保己方人员安全。

    为此,日本防卫省重点在火控技术、制导技术、推进技术和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和弹头技术等领域展开快速研发。日本政府在文件中明确表示,计划在2030年左右部署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导弹,随后再部署一种改进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同时,还将在2030年中期部署一种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系统。

    20203月,日本政府在防卫省采购、技术和后勤局网站发布了一份名为“实现多维一体化防卫力量领域的未来科研工作前瞻”文件,更加具体阐述了开发、部署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滑翔导弹两种防区外打击武器系统的构想。其中,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将由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外观与导弹相似,但可以更高的速度巡航远距离飞行;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弹则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主要是将有效载荷提升至高空后再分离,利用高空滑翔高速撞击目标。

    在应用层面,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高超声速武器的应用也优先放在海战场上。据悉,日本正在开发两种先进的反舰战斗部,分别为用于打击敌方大型水面舰艇研发的“海上克星”和用于打击各类水面舰艇、固定和移动地面目标的“多重爆炸成形穿甲弹”,两者都将用于正在研发的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弹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上。

    高超声速武器难以被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拦截,被视为有可能打破未来军事力量平衡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日本重视高超声速武器作为进攻利器的同时,也在关注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

    为了应对以超过5马赫速度飞行并能穿过雷达网的高超声速滑翔武器,日本政府计划从2021年正式开展相关研究,主要是使用人造卫星探测导弹的办法探测突防的高超声速武器。日本防卫省计划通过数百颗甚至上千颗低轨道运行的小型人造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将监视来袭武器的“眼睛”置于外太空,以此实现对高超声速武器的早期探测和跟踪。为此,日本防卫省已经在2021年度预算中列入了两亿日元与“卫星星座”计划相关的研究款项。

    近年来,日本防卫政策主动性日趋明显,对发展攻击性武器的态度也日益坚决,特别是竭力想要拥有空海一体化防区外打击能力,高超声速武器成为体现这一能力的核心标志。更重要的是,日本通过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想要在战略态势与地区局势上实现多种战略意图。

    在战略态势上,日本意在兼顾体现牢固的军事同盟与一定的防卫自主。总的来看,日本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思路,既有沿袭美国高超声速武器发展路线的成分,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其对于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前瞻性,“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可用于拦截高超声速武器的技术”。

    在地区局势上,日本以“防御”为名,行“进攻”之实。尽管日本一再声称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目的是进行“离岛防御”,但这种借口无法掩盖这是一种典型进攻性武器的实质。日本研制高超声速武器所携带的弹头从本质上来看主要用于两类目标,即旨在打击航母甲板的穿甲弹头,以及旨在摧毁“反介入/区域拒止”节点的爆炸成形弹丸,目标指向性非常明显。

    日本对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寄予厚望,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日本耗资巨大,在2018年、2019年拨款总计达1.7亿美元的基础上,2020年又投入2.3亿美元。同时,由于日本已经拥有了再入飞行器设计与飞行实践经验,使其具备了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的坚实基础。一旦拥有高超声速武器,将使日本获得攻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能力,这将给地区安全环境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