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密集“2+2”凸显日本“战略活跃度”提升
密集“2+2”凸显日本“战略活跃度”提升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28日 | 发表人:
来源:工人日报
最近一年内,在美国重整盟友体系的背景下,日本与6个国家举行了7次“2+2”对话。日本此举既是试图加强对地区的军事干预,也是希望与少数国家联手谋求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然而,日本在这些对话中反映出的“零和逻辑”与“小圈子思维”,不但不利于自身发展,也将恶化地区安全环境。
1月20日,日本和法国以在线形式举办由两国外长和防长参加的“2+2”对话,就合作实现“自由开放印太地区”、推进两国军队联演联训等议题达成共识。
自2021年1月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日本在一年内已先后同英、美、印尼、德、澳、法等6国举行了7次“2+2”对话。高密度的“沟通对表”,凸显出日本的“战略活跃度”正日益提升。而日本积极、高调谋求参与塑造地区安全秩序,也为大变局下的地区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盟主回归”,日本“借船出海”
日本频频举行“2+2”对话的重要背景之一,是拜登上台后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美国意图重整亚太、欧洲两大同盟体系,重视“小多边”合作,并力图拉拢东盟国家,以修复自身霸权地位。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应对大国博弈,美国将“辐辏式同盟”转变为“网络式同盟”。日本试图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道,成为美国同盟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既要协助美国汇聚地区“伙伴”力量,也需强化彼此联系,以推动同盟体系的力量融合,提升所谓的“协作能力”。
在日本看来,美国的“赋权分责”,恰是日凸显自身“国际领导地位”、实现安全伙伴关系多元化的难得机遇。与一味推动“美国优先”的特朗普相比,重视同盟关系与国家形象的拜登政府,无疑为日本提供了更多可供“借光”的软实力资源。
对于英、法、德等欧洲大国而言,在美国对外政策较为稳定的时期织密对日合作网、积极参与亚太事务,亦有助于积累筹码,在日后的国际格局变革中取得更多主动权。
拜登上台一年内,日本举行的“2+2”对话次数,已超过特朗普任期四年内总次数的一半,从中也可看出各方“趁热打铁”的某种急切。
除同美国开展两次对话外,日本的其他对话伙伴或为美国的重点盟友,或为美国着意拉拢的“地区支点”国家,充分体现出日本在美国同盟体系中“支持盟主、团结伙伴”的存在感。
以“维护秩序”为名加强军事干预
维护所谓“印太自由开放”,是日本近期“2+2”对话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对话伙伴中,美、澳正在同日本一道推进“印太四边合作机制”,英、法、德均是刚刚出台“印太战略”的欧洲大国,印尼则是推动东盟通过《印太展望》的重要推手。日本将自身打造为“印太秩序维护者”,并积极牵引域外大国深度介入地区事务,真实目的是为加强对所谓“印太”地区的军事干预提供理由。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运用军事能力受到和平宪法与专守防卫原则的限制,商讨安保政策必须遵循政治决策层与外交部门认可的“大义名分”。
日本在“2+2”对话中不断炒作所谓“印太秩序威胁”“海上通道安全问题”,甚至试图在双边领土、领海问题中引入国际多边博弈模式。这样在引导国际舆论、塑造“安全共识”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探讨了日本同主要国家之间开展军事合作的具体方案,既扩大了日本在“印太”地区的军事活动范围,也有利于提升其军事能力。
2021年,日本与美、澳、法、英、德、印尼等国多次开展双多边军事演习,法、德、英分别向太平洋地区派遣军舰并停靠日本港口。2021年11月,日本首次将“新安保法”中有关“集体自卫权”的规定适用范围扩大到美国以外的国家,在演习中向澳大利亚军舰提供了“护卫”。
近期,日本与澳大利亚、英、法已缔结或接近缔结《互惠准入协定》,日本自卫队与上述三国的军队在联合训练或联合行动时的相互往来将更加便利。
此外,日本与印尼的“2+2”对话还签署了《防卫装备与技术转移协定》,并拟以“共同生产”方式向印尼出售隐身护卫舰,以提升印尼在南海的行动能力。
以“泛安全化”手段争夺竞争主导权
“经济安保”同样是近期日本“2+2”对话的重点之一。美日商定,将围绕新兴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紧密合作,当前正计划为“经济安保合作”设立专门的“2+2”机制。与之相应,日本同英、法、澳及印尼的对话均提出要围绕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5G通信等领域展开“经济安保合作”。
在激烈的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面前,美、日等国均有部分群体意图以“泛安全化”手段谋求竞争优势,以安全同盟为纽带,通过少数国家之间的合作垄断前沿科技制高点与国际经济规则主导权,同时打造关键产品“内部循环”的所谓“可信供应链”,从而牢牢把控核心技术与领先科技,从产业与技术层面遏制竞争对手。
地区形势演变之下,日本谋求提升战略自主性与影响力。长期来看,日本“2+2”对话反映出的“零和逻辑”与“小圈子思维”,与日益互联的世界大势背道而驰,不但不利于日本自身的复苏发展,也将恶化地区内的安全环境,使地区面临更大的分裂风险。(作者孙文竹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
-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