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对华好感为何被遮蔽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17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对于当前的中日关系而言,在政治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给人的印象,似乎都像当前北半球所处的冬天一样等待破冰。

    恰逢北京冬奥会,中日民间的互动让人有了在此前媒体报道和互联网舆论中不曾感受到的热度。羽生结弦这位自带光环的世界级运动员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其运动精神和对技艺的追求,依然在中国收获了赞誉。相信他也为中日两国的粉丝们拉近了心理距离。此外据笔者观察,羽生和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也有着密切联系。被称为义墩墩的日本记者辻冈义堂,恰恰是在被问及羽生时曝光了自己对冰墩墩的喜爱,为冰墩墩在世界上走红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日本,冰墩墩关联商品被炒高了数倍的价格。当然这也许与疫情下物流不畅有关系。假以时日,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冰墩墩登陆日本列岛,为日本带去冬奥的喜悦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外交问题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和对中国的恶感分别达到近年来的顶峰。笔者认为,这与日本媒体以及一部分日本右派精英的政治化操作难脱干系。仅举两个例子:一是,有数万日本民众参加了雅虎日本网站上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即时打分,其中60%给了十分的满分,大多数人都认为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超越了东京夏奥会,可见日本观众大多数是理性的。二是,213日北京雪花纷飞,前几天还抱怨北京少雪没雪的日本大部分媒体,又开始抱怨下雪带来的不便。

    说起日本媒体,其实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大部分对日本政府不太买账,但是没有对美国不买账的。新任美驻日大使到任后即对日俄岛争发声,旋即被日本媒体解读为对岸田内阁的警告,不知日本媒体究竟是怎样的逻辑。

    迄今已有十多年历史的北京-东京论坛一直对中日双方的民意进行调查统计。去年的日本对华好感度跌到了新低,但一项新的调查表明,仅有19.6%的日本受访者认为日本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中国83.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在涉日报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被问及中国对日本是否重要时, 80%以上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国对日本至关重要。所以,笔者想说,日本对华恶感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媒体刻意操作出来的。试想。日本官方对所谓新疆种族灭绝议题一直非常谨慎,但在美国的指挥棒下,日本一些媒体却开始对日本民众洗脑。因为媒体的狂轰滥炸,导致即便认为中国重要的日本国民常常被日本媒体中日关系恶化的导向所包围,因此抱有恶感和认为中日关系恶化以及认为中国很重要的日本国民三位一体了。

    其中,最恶劣的表现毫无疑问就是有关疫情溯源的问题。在美国和日本一些势力的操作下,中国成了日本疫情困境和经济衰退的替罪羊。这几乎已经成了日本媒体的叙事定调。也因为疫情的原因,两国国民的往来可以说已经跌到了最低线,而被西方嘲讽为锁国的日本,实际上对中国动态清零抗疫方针不乏理解。在日本国内也一直有共存派清零派的争论。疫情带来的隔阂,对两国民间产生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此外,钓鱼岛问题一直是两国民众心中难解的心结,希望未来第五个政治文件能够为中日领土争端的解决指明方向。

    从经济上看,“30年没有涨工资的日本,对数十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抱有何种心态可想而知。已故日本著名作家和政治家堺屋太一曾有过一本预言小说《平成三十年》,书中对今天的中日经济状态有着精准的预测,而且还预测说会有大量的日本年轻人来华工作。现实是日本大多数年轻人宅在列岛,而中老年群体中则有很多来华开始了第二人生。笔者认为,疫情结束后,如果尊重市场逻辑和历史逻辑,中日的经济合作与国民感情应该能够更上一层楼。可眼下日本政府谋划的经济安保法案却很可能带来变数。该法案丝毫不尊重市场逻辑和经济规律,将压缩日本迄今为止在国际市场上仅存的有竞争力的产能。试想,高端的是要组装F-35战机,低端的是要生产口罩、尿素和消毒液,被挤压的自然是中间那些列岛内外都叫得响的品牌和产能,令人惋惜。

    2022年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1月初日美“2+2”视频会谈后,日本政府要求日本经团联设立邦交正常化纪念委员会,这其实已经释放了信号。此后,日美首脑视频会谈,虽然涉及内容中有针对中国的,但也能看到日方对美扩散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怨气。

    日本元老级媒体人田原总一郎近日爆料,在今年5月拜登访日前,岸田政府可能谋划中日高层互动。这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毕竟,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的4名候选人里,有3名是日本语境里的亲中派,那位把反华挂在嘴上的女议员,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希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笔者始终坚信,中日关系的历史逻辑和经济规律,不会因为政客和媒体的操作而改变。(作者刘庆彬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特任教授)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