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唐药飘香:中医东传与日本汉方医学

    唐药飘香:中医东传与日本汉方医学 发表时间:2023年09月29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唐以前,日本尚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医学比较落后。5世纪,中医经朝鲜传入日本。414年,一名朝鲜医生来到日本,拜见了当时的天皇,他有可能是首位将中医介绍到日本的朝鲜人。458年,另一位朝鲜医生抵达大阪,其医术代代相传。同时,大和国派人赴朝鲜学医。不久,佛教传入日本,日朝关系加强。在佛教典籍传入日本之时,中医及相关医书也传入日本。大和国还出现了专业医官,最初由“归化”的、会治病的朝鲜人担任。钦明天皇(539571年在位)统治时期,朝廷征召不少巫医,他们既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中医)。《素问》在日本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68世纪)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汉方医学中生理学、病理学和针灸理论的基础。561年,中国医学家、佛教徒知聪,携《神农本草经》《脉经》《明堂图》与佛经等164卷,赴朝鲜传授医学、佛经等。约一年后又应日本人之邀,再赴日本传授医学与佛经。日本针灸医学也与其汉方医学一样,渊源于中医。日本人于500年从中国得到《肘后方》,其中就有针灸内容。552年,中国赠给日本钦明天皇一套《针经》。

    日本特色汉方医学初步形成

    隋唐时期(6世纪以后),中日加强交流,佛教、中医等中华文化深入传播到日本,直到中世纪末,日本几乎是全盘接受中医,没有太大改动。鉴真抵达日本后,除讲律授戒外,还给人开方治病。当时各种中药已经传入日本,但是日本人对药物的真伪、规格、好坏无法判别,所以经常误用,造成医疗事故。鉴真无法用眼看,就凭着嗅、味、触觉进行鉴别,把以往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此外,他还传授了药物的收藏、炮制、调配、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被日本医学界奉为始祖。直到江户时代,日本药店的药袋上还印有鉴真肖像,其许多药方也成为日本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

    大化改新后,日本全面模仿中国(唐朝)。701年,朝廷发布《大宝律令》,其中规定朝廷仿唐制的太常寺太医署,设立典药寮,引进中国的医疗制度。其中有头、助、允、属四种官职,各设一人。另外还有各种教员、学生加以辅助,分别为医师10人、医生40人、医博士1人、针博士1人、按摩师2人、按摩生10人、按摩博士1人。还有专门祛除身体邪气的(带宗教性质)咒禁师2人、咒禁生6人,典药寮共有职员134人。另外,皇室设内廷医疗机构,称内药司。长官分别为正、佑、令史各一人。后来,又设侍医4人(补充人手),内药司总共有61人。896年,内药司被废,其人员被并入典药寮。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官方还专门设立药园师一职。其职责有:令药户到处采摘草药;管理药园,包括地黄园、枸杞园、茶园等。大化改新后,氏族出生的子弟有资格被培养成医官,他们称四色生;另外,庶族出生的学生成为医生、针生,他们从(官阶)八位以上官员的子弟中选出,年龄必须在1316岁之间。四色生入学后,要学习中国的经典医书,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脉决》《黄帝明堂经》《黄帝内经》《甲乙经》等。医生学习《小品方》《集验方》等,针生学习《偃侧图》《张氏赤乌神针经》等;757年以后,针生还要学习《鬼遗方》。当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学习中医。民间虽然有僧侣实践中医,但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料相对较少,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不正规。

    隋唐时期,日本模仿中国,将中医简单化和标准化,形成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在日本发展汉方医学的难处是不便获得各种药材。很多药用植物在日本种不活,因此大量药材需要从海外输入。奈良的东大寺正仓院至今保留有756年圣武天皇时期的中药典,其记载的60种中药基本从中国运来,还有一些药材并非产自中国,而是来自东南亚或西亚,表明中日医学交流已经超出东亚范围。恒武天皇(781806年在位)统治时期,日本人和气广世著有药书《药经太素》两卷,列举254种中药材。醍醐天皇(897930年在位)时期,深根辅仁著有《本草和名》两卷,向日本人介绍了更多中药材及药方。

    汉方医书大量传播

    宋元时期(大概相当于日本的镰仓、室町幕府时期,1014世纪),中日交通有所发展,海上交流更加活跃。同时,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发展起来,更多中医医书得以传入日本,日本传统医学继续发展。《平家物语》中的“医师问答”提及,日本人多次邀请宋朝名医东渡看病。

    到镰仓幕府时期,以典药寮为中心的国家医疗体制有所衰退,大化改新的相关医疗变革未能被继承下来。其原因有:医官均为世袭,官职被权贵子弟垄断;民间优秀的医生无法得到重视;地方大名的势力增强,希望摆脱中央对医疗系统的垄断,于是支持地方医生。

    直到10世纪末,日本的医书都来自中国,作者都是中国人。982年(另说984年),丹波康赖写成日本最早的医书(日文),是其传统医学取得突破的标志。其实,他的著作《医心方》主要参考唐代医书,内容涵盖针灸、肠胃病、皮肤病、眼疾、耳疾、牙痛等,还介绍一些中草药。这样看来,其中核心思想仍然来自中医典籍,只是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思维整理出来,易于理解,这对普及中医(汉方医学)具有特殊意义。

    进入明朝(14世纪以后),中医(药)学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日交流加强。当时,日本禅宗与中国僧侣往来频繁,日僧带走不少学术经典,除了有中国医药典,还有印度、波斯医书。日本《风土记》云:“论五经则重《书》《礼》而忽《诗》《易》《春秋》,论四书则重《论语》《学》《庸》而恶《孟子》。又重佛经而无道经,若见古医书则必买,该重医故也。是知此时入元明学医之人,当属不少也。”1369年,日本医生竹田昌庆赴明学医,师从明朝道士金翁。10年后(1378年),金翁传授牛黄丹秘方,将女儿嫁给竹田。1487年,日本人田代三喜赴华,学习金、元朝李东桓、朱丹溪的医学知识。12年后学成归国,其声望名震东国一带,称“古河的三喜”。由于田代三喜将中国李、朱医学引入日本,遂被日本人视为后世派创始人。16世纪,中国李、朱医学流行于日本。后世派在著书立说时,习惯在方剂之后加上个人理解,并引经据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遂又称“溯宗派”,意即“追本溯源的中医”“正宗的中医”。

    《伤寒论》约于平安时代(912世纪)传入日本,直到江户时代中期(1718世纪)才开始受到重视。由于《伤寒论》比金元四大家的理论更早传入日本,所以被称为“古方”。古方派提倡医学复古论,推崇张仲景时代的古医学,笃行《伤寒论》。该派不主张太过复杂的医学理论,强调阴阳五行及临床评价。吉益东洞为古方派代表人物。他崇敬古代医学家扁鹊,提出万病一毒理论,认为凡病虽千状万态,悉归一毒,治疗则以毒药攻之而已。其思想引导了汉方医学注重实效的发展方向。

    到日本战国时期(明中后期),大名们大力推动了临床医学、藩国医药学的发展,其原因有:地方诸侯试图摆脱幕府对医学、药剂及人才的垄断;日本战乱不断,能治病疗伤的医生成为藩国保持实力、进而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丰臣秀吉掌握全国大权后,开始实行藩(番)医制度,其核心机构为施药院,这是日本政权再次走向垄断的表现。藩医制度大致如下:丰臣秀吉掌握全国政权,包括医疗。他设立施药院,由侍医掌管。同时,秀吉亦承认京都奉行掌管全国藩医,但其权力受其节制。然后,地方设藩医制度,受中央监督管理。后来,施药院逐渐垄断全国医疗体制。

    汉方中药广泛应用

    当时,由于战乱不断,(军队)医药学发展得较快。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的医官曾指出,军队医疗重点防范流行病扩散,防止腹泻、疟疾和热气(流感)的传播。其经常使用的中药有丁香皮、白芷、大黄、地黄、车前子、蓖麻子(唐胡麻),起到排脓、净血、止血、消炎、利尿、镇痛、解热、健胃、补血等功效。那时,日本还兴起金创(疮)医术。金疮药为外用急救药,主要功效是止血。除了外敷,伤者还需内服中药,其方剂中出现的主要药材有人参、沉香、川芎、芍药、当归、槟榔子、薄荷等。另外,各流派制作金疮药的方法也有不同,比如吉益流习惯用栗木皮、鹿角制金疮药;永井流用蛇骨、蛤贝、鹿角、乌贼壳、蛇皮、阿仙药、麻油制药。板仓流的金疮药称白药;藏贯流的称三国一;神保流的称琥珀散;板坂流的称二圣散;大野流的称安中散;曾我流的称九色散;圆都流的称弘白散;大塚流的称安平散。其时,日本民间亦流行制作家传常备药(成药)。这些药品源自京都临济宗大德寺派的大本山制剂法,因此又称寺院家传药,所需药材有白姜蚕、苏香油、安息香、诃子、没药等。战国初期(1480年),一条兼良在其著作《尺素往来》中记载了多种家传常备药,比如有苏合(香)丹、至宝丹、脑麝丹、沉麝丹、牛黄丹、麝香丸、兔系子丹、阿伽陀药、丰心丹、香苏散、嘉苏散、肾气丸等。

    至战国、江户时期,日本针灸医学除了继承中国针灸医学的某些特点外,还发展了独特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京都的御园意斋创用了“打针术”。其虽然失去了中国针术进针等多种特色,但在普及针术方面起到了作用。

    16世纪起,葡萄牙人抵日贸易,耶稣会在日本传播基督教,“南蛮(西方)医学”被介绍到日本。德川幕府中期(18世纪),由于荷兰人在长崎出岛建立商馆,日本兴起“兰学”,日本人进一步了解西医。此时,古方派有后辈更加重视方药疗效,吸收对临床有帮助的医学知识(包括西医),这些学者被称为折中派。华冈青州(17601835)为此派代表人物,他不但研究汉方医学各派的异同,还探索荷兰医学(西医)与汉方医学的异同。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全面引入西方制度,包括西医的体系及制度,并轻视和限制传统的汉方医学。黄遵宪曾提到,“维新之后别设医学馆,东京大学医学与法、理、文上学并尊,然其术颇兼西法矣”。虽然在日本仍有一些人坚持继续研修传播汉方医学,但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开发使用汉方药上,日本汉方医学逐渐演变成“轻医重药”的现状。(作者张兰星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