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为什么日本央行时隔17年后加息?
为什么日本央行时隔17年后加息? 发表时间:2024年03月29日 | 发表人:
来源:新民晚报
3月19日,日本银行公布《关于调整货币政策框架》的文件,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到0.1%。
日本央行为什么时隔17年后破天荒加息?是否意味着日本的货币政策已发生根本性转向?对近期的日本经济走向又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期论坛特请专家分析。——编者
通胀目标基本实现
问:日本央行为何此时加息?
答:事实上,日本银行的加息决策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一年前日本银行行长提名确认听证会上,现任日本银行行长植田就坦言,量化宽松政策并非长久之计,将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当时植田表示,“当基本通胀率预计达到2%时,目前采取的各种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措施将恢复到正常状态”。
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2023年日本的通胀率约为3.2%,去除生鲜食品和能源的通胀率更是达到了4%。虽然年底年初通胀率有短时回落,但仍然保持在2%以上。面对看似已经达成的目标,日本银行在过去一年也进行过试探性调整。植田履新之初实行的政策是将长期利率的波动幅度控制在(B100)0.5%之间,原则上每个工作日都需要进行买入操作,以保证10年期国债利率稳定在0.5%。2023年10月底,日本银行又将长期利率的上限调整为1%,更加灵活地采取买入操作,并一直持续到此次货币政策调整之前。总体来看,政策微调的这段时期内,日本经济基本保持了向上势头,通胀预期也基本稳定,日本银行据此判断还有进一步施策的空间。
正是基于对通胀率将持续稳定保持在2%以上的乐观预期,日本银行认为负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线控制已经达到了应有的效果,转而将短期利率作为今后的主要政策抓手。
此外,植田在3月13日的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一旦能预见物价稳定目标基本实现,就将考虑调整负利率政策和收益率曲线控制等大规模宽松政策,而作出该判断就需要确定工资与物价间的良性循环是否能够实现,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春斗’的动向”。
“春斗”又称春季劳资谈判,是日本工会每年春季组织的提高工人工资的谈判。自1955年首次“春斗”以来,各大工会每年联合组建“共斗委员会”领导“春斗”,已成为日本劳工运动的固定形式之一。
3月15日,日本工会公布了今年“春斗”谈判情况,显示771家公司的工资平均涨幅达到5.28%,为33年来首次突破5%。日本银行总行和各地分行收到的信息也显示,超过半数中小企业有提高工资的意愿。如此大幅度、大规模的工资上涨必然会带动居民消费和企业成本更快地上涨,从而拉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日本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的又一大重要依据。
日元汇率不升反降
问:日本央行宣布货币政策调整后,日元汇率为何不升反降?
答:3月18日,日元汇率已经达到1美元兑149.14日元。由于美国公布的物价相关指标超出市场预期,加之美元与日元利差较大,日元仍将面临贬值压力。相关市场参与人士指出,美国长期利率上升,强化了人们对美日利差的认识,进一步促使市场抛售日元、买入美元。植田对此也表示:“对汇率的短期波动不予置评,但如果汇率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日本经济和物价的预期,将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干预。”
对于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后,日元汇率短期内不升反降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投资者认为,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环境的基本面仍将保持宽松;二是日本货币政策决定会议后美联储旋即表示,美国通胀有所缓和但仍处于高位,将继续维持基准利率5.25%到5.5%的区间不变,这表明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美日利差在短期内仍然不会缩小。
日经平均指数3月4日首次突破4万点,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目前仍然维持在39000点以上,超过泡沫经济时期的历史高点。日本股市的强劲上涨背后,不仅有美国“股神”巴菲特这种“聪明钱”的加持,也反映日本经济面基本向好,呈现出增速提升、通胀上升的局面。
岩井证券东京拆借中心主任本间大树认为,“4万日元这个节点曾是我们的目标之一,现在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我们将向着更高的阶段努力,相信这一过程也会让日本经济越来越好”。在股指刷新高点的背景下,日本社会心理预期有所好转,这也有利于物价稳定和工资-物价的良性循环。
保持宽松政策环境
问:是否意味着日本货币政策环境开始收紧?
答:日本银行此次重大政策调整引起投资者和业内人士高度关注,想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的货币政策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此日本银行也给出了答复,植田在记者见面会上回应了社会各界对货币政策的关切,发言中透露出以下两点重要信息:
一是目前仍将继续保持宽松的政策环境。“央行将根据经济、物价和金融状况,以短期利率为主要政策工具,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基于当前的经济和物价前景,我们仍将保持货币环境宽松,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居民最关心的存贷款利率,植田表示,“贷款或存款利率将由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利率趋势酌情确定,不过,政策调整后短期利率的增幅将限制在0.1%左右。此外,央行将继续购买等量国债,如果长期利率进一步急剧上升,将灵活增加购买业务,避免利率过快上升”。
二是此前曾长期实行的极端宽松政策将偃旗息鼓。植田表示,“‘异次元’宽松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正在评估其效果。之前购买的国债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在资产负债表里仍有大量余额,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过去的‘异次元’宽松留下来的政策遗产”,“大规模宽松已经结束,现在将主动考虑缩小资产负债表,在将来逐渐减少长期国债的买入,但具体时间还无可奉告”。
调整有限步伐谨慎
问:此次政策调整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此次日本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必将对居民、企业、政府等经济活动参与者产生可见的短期效应。
对居民来说,负债率和储蓄率都可能因此上升。70%的人选择的浮动型住房贷款会随着基准利率的上涨而上涨,而在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情况下,固定型住房贷款也会随着长期利率的上涨而上涨。
对实体企业来说,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会倒逼企业改革创新,通过提高收入来维持原先的收益水平或企业存续,收益能力不足的僵尸企业则会被市场淘汰。
对金融企业来说,基准利率上涨会推动一系列金融产品利率上涨,金融企业的收益率也可能上涨。
对政府来说,基准利率上涨会导致国债利率上涨,政府负债增多,财政压力增大。日本目前的负债与GDP之比过高,也是日本大力度加息的一大掣肘。
总体来看,日本央行基于之前的政策效果和目前整体良好的经济形势选择结束负利率政策,尝试引导货币政策重回正轨,但幅度仍然有限,步伐也较为谨慎。在可见的未来,日本银行还会综合考虑政策目标与经济形势,在观望中谨慎决策,避免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引发经济社会的剧烈波动。(作者孙健美、吕嘉濠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