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邻里重聚”是大势所趋 发表时间:2024年06月05日 | 发表人:

    来源:北京日报

    时隔四年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再度举行,引发广泛关注。那么,是什么促成了三国合作的重启?

    “邻里重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三国实实在在的合作诉求推动使然。从思想认知上看,复杂地缘环境拖累各自发展成为三国共识。俄乌冲突延宕和东北亚地缘紧张,使中日韩合作的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特别是美国主导的价值观外交,以及把日韩捆绑在印太战车上的做法,使日韩外交独立性和战略自主空间大幅萎缩。大选临近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不断收紧也令中国面临的挑战加大。可以说,三国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束缚,摆脱这种负累的需求水涨船高。这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现实情况看,压力倒逼日韩调整对华外交政策。岸田内阁和尹锡悦政府推行唯美一边倒的外交,特别是在安保领域日益形成美日韩深度绑定的格局,引发两国与中国经贸关系割裂,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出现了松动迹象。但随着两国保守势力不断遭遇选战滑铁卢,以及高物价下民众生活压力持续加大,日韩不得不思考如何与邻国修补经济关系,在中美之间做出更具平衡的选择。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因此成为日韩谋求务实外交和灵活调整的动作。

    从未来收益看,推动中日韩合作走向正常化具有超越三边关系的潜力。会议的举行适逢中日韩合作机遇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东道主韩国为会议召开做了诸多斡旋,三国首脑不约而同表达“整装再发”的愿望。会议发表的《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等成果聚焦今后重点合作的六大领域,释放了机制的可持续信心,传递了交流的递进方向。这让中日韩合作立足三边,走向多边,超越三边,形成示范。

    此次会议为中日韩交流与合作走向常态化带来新契机,但确保顺畅交流、管控风险,还需从历史上汲取经验——

    第一,要拓展睦邻友好的战略眼光。中日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地理距离之近与心理距离之远,有历史后遗症的因素,也有现代博弈的影子,一些症结短期无法解决,如何推进与邻为善,破立结合,考验三国的魄力。

    第二,要确立互通有无的共赢思维。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曾有过相互推动的共情期,也有过建交以来长时间的蜜月期。在现实中磕磕碰碰,存在分歧实属正常,面对一些矛盾升级,如何加大管控分歧,化解恩怨,磨砺三国的定力。

    第三,要构筑引领民意的客观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日韩之间的民众好感度曾让人羡慕,但现在的民意认知每况愈下,面对总体好感度不断低迷,如何遵循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期待三国的合力。

    第四,要凝聚解决矛盾的域内智慧。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日韩同属东北亚区域重要国家,也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领头羊,面对一体化思维依然脆弱的现实问题,如何减少外来介入,需要三国的努力。

    从中日建交50多年,中韩建交30多年,中日韩合作2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即使存在历史恩怨、现实矛盾,但以经贸和人文为风向标的交流总体利大于弊。惟有交流才能增信释疑,惟有合作才能筑牢三国关系。一个面向未来的、更加繁荣的东亚经济圈,期待更多务实的行动。(作者笪志刚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