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接受检测监督只是日本纠错的第一步

    接受检测监督只是日本纠错的第一步 发表时间:2024年10月30日 | 发表人: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杜梨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网站消息,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专家近日已前往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独立开展海水取样活动,此后将在各自实验室进行分析工作。

    中国专家的独立取样行动,基于9月中日双方达成的四点共识。其中包括,“日方欢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将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以及这些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得以实施。”与此相应,“中方将在有效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自去年824日启动首轮核污染水排海以来,日本已分9次排放了总量约7万吨的核污染水。目前,福岛核电站仍有超100万吨核污染水储存在容器中,预计全部处理完至少需要30年,这还不算每天仍在新增的数量。据此前报道,即便是“过滤”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也含有氚、碳-14、钴-60、锶-90等难以彻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残留,可能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不是某些国家的私产,更不是谁的下水道。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政府有义务确保各类核素在排放之前达标,并且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的长期监测,同时要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参与其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这样的诉求再基本、再正常不过。然而,在一年多来中日总共十多轮的谈判和协商中,日本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并不顾世界包括本国人民的反对声浪继续排污。此番独立取样终于成行,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长期争取的结果。

    从反复拒绝到终于接受,日方的态度转变被普遍认为与其水产品销量受阻有关。由于日方此前一意孤行,中国海关总署自去年8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9月份,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已“归零”,而其他国家迅速弥补了这一缺口。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印尼、英国和阿根廷对中国的相关出口分别增长42%、约150%和接近200%

    反观日本,在失去中国这一曾经最大的水产市场之后,尽管想方设法寻找买家、各处推销,但水产行业所受影响依然“肉眼可见”。以其主要水产之一扇贝为例,今年1月至6月,日本的整体扇贝出口量减少37%。看起来,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每人每年帮忙多吃5只扇贝”的呼吁没能有效缓解库存,始作俑者联合“盟友”炒作“经济胁迫”说辞也没能博取任何同情,四处搬弄是非、倒打一耙的把戏同样没能蒙蔽世人的双眼。四处碰壁之下,这才终于愿意“达成共识”。

    外交共识的达成,独立取样与监测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事情“翻篇”,而只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已。诚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强调的,“中日双方达成共识文件,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即全面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擅自启动排海,这一立场没有变化”。眼下,中国作为利益攸关国的独立监测比对,以及长期监测能否顺利实现尚未可知。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日本政府的行动以及事件的后续走向,还有待继续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市场的信任修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日本的“暗箱操作”以及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危险行径,早已严重削弱了其本就岌岌可危的国家信誉。国际规则与准则就摆在那里,世人的愤怒与谴责就摆在那里,既想及时止损,就要停止作恶、全面纠错,这才是最颠扑不破的公理。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