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中国能够避免日本式长期通货紧缩
中国能够避免日本式长期通货紧缩 发表时间:2024年11月24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态势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有观点认为,中国消费疲软、物价低位运行,有陷入日本式长期通货紧缩的趋势。但是,对当前中国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不具备日本陷入通缩的典型特征,中国物价仍在合理区间波动并呈现出积极走势。中国具有避免长期通缩的经济基础与政策空间,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国经济必将持续展现新活力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物价仍在合理区间波动
经济学上通常认为,通货紧缩主要是指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往往伴随货币供应量下降与经济衰退的典型特征。从全球历史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日本长期通缩较为典型,对日本产生了深刻且广泛的负面影响。有观点认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缩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延续下降态势,物价低位运行,有陷入日本式长期通缩的趋向。但是,将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与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物价仍在合理区间波动,并未陷入通缩。
2001年3月,日本内阁府在月度经济报告中首次承认,日本经济已陷入缓慢的通缩状态。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通缩态势便逐渐凸显。首先,统计数据显示,日本CPI、去除生鲜食品的核心CPI增速在1991—1995年逐年下滑, 于1995年分别降为负值与0,且此后长期处于负值区间或为0。由于价格水平变化由PPI传导至CPI,因此,1990—1999年,日本PPI增速也大多处于负值区间。其次,日本通缩还伴随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经济低迷等特征。数据显示,日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率在2000年仅为2.1%,2004—2007年进一步下探到1.5%左右,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减缓。同时,1993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出现负增长,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萧条。1993—2000年,日本年均实际GDP增速仅有1.1%,经济增长始终低迷。
中国的情况与当时的日本有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国并未出现长期的物价下行趋势。2023年,中国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较上年分别上涨0.2%与0.7%;2024年1—9月,CPI同比上涨0.3%,累计涨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扩大。受美国加息等因素影响,2022年10月,中国PPI增速首次为负,但是在2023年6月后便触底反弹,开始走出降幅收窄的上行趋势。第二,中国不具备日本陷入通缩的一些典型特征。中国货币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和2023年末的M2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8%和9.7%,且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较上年多3.41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展现强大发展韧性。2023年,中国GDP增速较2022年加速2.2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好、潜力足
日本步入长期通缩是由供需层面的多种因素导致的。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好、市场规模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需潜能足,具备稳预期促增长的现实条件与避免日本式长期通缩的经济基础。
第一,中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创新跑出加速度,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供给优势。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陷入通缩一定程度是由于经济萎靡不振背景下国内供给能力不足、产业创新迟缓。过去30年间,日本经济一直将削减成本放在首位,陷入了一种“成本削减型经济”的恶性循环。与日本不同,首先,中国投资持续平稳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13—2023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0%。其次,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且仍有较大的升级优化空间,也蕴含了较多投资结构优化的需求。最后,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产业创新跑出加速度。根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上升至第11位,也是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二,中国内需潜能足,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民间消费受到较大抑制,增速从1990年的5%左右下滑至1999年的1%左右。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可有力拉动经济增长、避免通缩。一方面,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6%,最终消费率在55%左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可释放的消费空间较大。另一方面,中国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强劲,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消费新增长点不断培育壮大。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居民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同时,在农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城乡消费市场不断融合背景下,中国乡村市场销售快速增加。
充足政策空间有助缓解通缩压力
当前,中国既没有步入通缩,也拥有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以缓解可能的恶性通缩压力。
第一,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较大,政策创新工具可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便进入零利率政策时代。自此,日本不断创新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形成了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相较于日本,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较大,降息降准仍有空间,政策创新工具可期。2024年以来,中国坚定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立场,多次实施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在总量、价格、结构等方面综合施策,保持了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有效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促进消费、投资需求上升,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第二,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增量举措将有序落地。日本也曾将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应对长期通缩的重要手段。但是,日本内阁的频繁更迭影响了财政政策连续性,政府债务问题的加剧也致使日本政府在推动财政重建与改善通缩之间出现摇摆。当前,中国坚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促消费稳增长。并且,中国财政依然有足够韧性,可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实现收支平衡,中央财政也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以支持更多增量举措。未来,随着财政政策的持续加码,将向市场传递更多积极信号,拉动消费与投资的效果值得期待。
第三,政策协同发力将同步应对短期与中长期经济难题。日本的经验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或能短期平稳经济,但是对调整经济体系的内在问题作用有限,扩大消费的举措应立足于结构性改革。中国高度重视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政策协同发力加速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近期,中国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既关注解决当下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更加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难题,既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回应,更是对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布局。
总之,当前中国并未陷入通缩,也完全有能力避免陷入日本式长期通缩。造成当前中国物价低位运行的因素主要是周期性、阶段性与季节性的,并非趋势性,物价涨幅收窄更多是局部性、暂时性的。展望未来,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释放消费潜力,有效降低恶性通缩或通胀风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闫坤、邓美薇分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