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由三个关键词看中日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由三个关键词看中日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5年01月16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素、孔令佑

    中新社北京115日电 时隔63个月,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重启。114日,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达成多项共识。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利马会晤,就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近一段时间,从日本外相岩屋毅任内首次访华,到由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率领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访问日本,两国接连展开互动,受到高度关注。

    双方的接连互动是对中日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的具体落实,也对外释出两国加强协调、推进沟通、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综合战略研究室主任卢昊说。

    外界注意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14日在北京会见日本执政党代表团时指出,中日关系要可持续发展。接受中新社采访的学者认为,中日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关键词。

    其一,明确方向。

    “‘可持续一词意味着中日双方均有进一步深化交流的意愿和需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说,中日关系面临改善发展的重要契机,把握正确方向尤为关键,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的大方向就在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在此次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达成的诸多共识中,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并表示两国执政党将为此继续加强对话。

    中日两国不仅在政府之间,也在党际交流层面就未来方向达成共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说,后续双方还需相向而行,推进务实合作,形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让战略互惠一词更直观可感。

    其二,打牢基础。

    构建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需要打牢基础。保持密切对话沟通,加强两国政党、政要及青年政治家交往,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是不断夯实政治基础的应有之义。

    以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中断多年后重启为例。卢昊分析说,相较其他外交沟通渠道,政党机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通过党派之间交流,还可为两国政府间乃至高层进一步交往注入动力、创造条件。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双方已签署四个政治文件,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此访期间,日方明确表示信守迄今作出的承诺,特别是坚持日中联合声明确定的各项原则。

    包括坚持和平友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等内容在内,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一以贯之。笪志刚说,实践表明,只有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得到恪守,中日关系才能顺利发展。

    其三,正确认知。

    一段时间以来,日方在对华政策上存在误解,在战略定位上存在误判,例如渲染所谓前所未有的挑战。学者强调,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只有坚持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正确认知,妥善处理矛盾分歧,才能确保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此行中,日方提出增进日中关系改善发展的势头,并称要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承担起重要责任

    陈子雷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各方关注日本在历史、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在这一特殊节点,日方更需重信守诺、正确认知,以实际行动为增进两国互信发挥积极作用。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