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了一系列关于减免高中学费的新政策。石破首相表示,从2026年度起,将取消对有子女就读私立高中的家庭的收入限制,并将就学补助金的上限从现行的每年39.6万日元提高至约45万日元。这一调整旨在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
政府计划在2025年6月左右制定基本方针,明确其实施的总体架构,并在编制2026年度的预算草案中形成具体方案,最终目标是在2026年的例行国会上完成相关法案的修订工作。
作为先行措施,2025年度将实施一项临时政策: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高中,取消年收入910万日元以下的家庭收入限制,每年发放11.88万日元的补贴。对此,石破首相表示,“执政党将为此协商,并对2025年度预算案进行修订。”
◆日本未谴责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一事(朝日新闻 2-18)
2025年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令,制裁国际刑事法院(ICC)。起因是2024年11月,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人发布逮捕令,而该逮捕令在美方看来毫无“合法依据”。对此,国际刑事法院的79个成员国和地区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加以谴责。国际刑事法院的院长赤根智子(日本人)迅速发表声明,表示“深表遗憾”,并谴责此举是“对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大攻击”。
然而,日本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最大出资国,并未加入共同谴责的行列。尽管日本一贯倡导“国际法治”,但是政府担忧可能触怒特朗普,所以选择保持沉默。12日,日本外相岩屋毅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日本未参与联合声明的原因时表示“谈判过程属于外交事务,不便透露”,同时强调“日本一贯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坦言,日本缺席谴责声明的原因是“时机太不凑巧”。虽然日本外务省内有意见认为“特朗普的制裁难以忍受”“应采取措施保护国际刑事法院的尊严”,但日本政府为了避免触怒特朗普,最终决定不加入谴责行列。
未来一段时间,日本政府仍将对美方的制裁持消极态度。其背后原因是,如果日本公开反对特朗普,美方可能会制裁ICC院长赤根智子。因此,日本政府内的多数意见主张“应静观其变,谨慎应对”。
◆自卫队在菲近海首次与美法航母联合训练(NHK 2-18)
2月10日至1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首次与美国和法国的航空母舰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进行了联合训练。
本次演练共有11艘舰艇参加,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加贺”号轻型航母、美国海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和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空母,参训舰艇就联手应对潜艇和战机等科目进行了演练。
这是海上自卫队首次与美法两国的航空母舰进行联合演练。海上自卫队第四护卫队群司令夏井隆在记者会上表示:“国际局势目前正面临着最大的考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依靠自身力量来保卫本国的安全。”
◆美国关税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冲击(时事通信 2-19)
2024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在企业设备投资和外需的带动下,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然而,日本的个人消费因大米等食品价格飙升而复苏乏力。
东京的一家米店店主表示:“由于采购成本上升,今年大米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老顾客能够理解,但新顾客却抱怨价格过高,尽管我们的价格比周边超市还要低。”此外,餐饮行业也受到食材成本上升的冲击,例如,斯凯拉克控股公司预计今年因食材成本上升而增加的开支将达到51亿日元,是去年的三倍。零售行业也感叹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收入增长。
此外,特朗普上台后所推出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一些企业正逐步推进供应链多元化的措施。例如,一位企业高管表示:“我们希望增加从中国以外的地区采购货品,以规避风险。”此外,也有观点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引发美国国内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而影响日本企业的经营。
事实上,在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的2018年10月左右,日本经济从2012年11月开始的扩张期转向衰退期,“安倍经济学”主导下的战后最长的经济复苏未能实现。对此,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熊野英生指出:“日本的经济增长目前主要依赖外需,而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掐灭日本微弱的增长势头。”他还建议,除了应对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因素外,日本经济需要进一步挖掘入境消费等新需求,采取更加“进攻性”的战略。
◆日本政府不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禁核武条约会议(NHK 2-19)
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表示,日本政府将不会以观察员身份出席3月在纽约举行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缔约方会议。
关于是否以观察员身份出席此次会议,日本政府此前一直持谨慎态度。首相石破茂曾表示,将参考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等组织的意见,并在研究其他国家做法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然而,岩屋毅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鉴于核武器持有国均未加入《禁止核武器条约》,核裁军进程在缺乏核武器持有国参与的情况下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日本政府认为,在核武器持有国与非持有国广泛参与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框架下推进国际核裁军更为现实和有效。
岩屋毅还指出,考虑到美国对日本的核威慑保护(即“延伸威慑”)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日本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禁止核武器条约》会议可能会释放错误信号,对保障日本和国际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岩屋毅强调,今年是广岛和长崎原子弹轰炸80周年,日本政府将继续与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团体紧密合作,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框架下为实现“无核武世界”的目标做出切实努力。
◆日美欧携手构建月球版GPS定位系统(读卖新闻 2-20)
近日,日美欧三国宣布将共同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构建月球版全球定位系统(GPS)。这一系统将利用多颗环绕月球的人造卫星,为月球表面的宇航员和探测车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为未来的载人基地建设和资源勘探奠定基础。
在日欧参与的美国主导的载人探月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美国计划于2027年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宇航员登月。与此同时,日本与美国已达成共识,将在2028年后协助2名日本宇航员登月。
然而,月球上目前缺乏类似地球GPS的定位系统,宇航员无法即时知晓自身所处位置。为解决这一问题,日美欧正在推进一项名为“月球网络”(Lunar Network)的计划,旨在构建一个月球版GPS定位系统。该系统将提供高精度的月面位置信息。根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计划,日本将于2028年发射一颗定位卫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计划在2027年之前分别发射两颗以上和一颗以上的定位卫星。
此外,日本政府计划投入1万亿日元的“宇宙战略基金”,支援月球版GPS的研发企业。去年11月,东京的新兴企业“ArcEdge Space”被选为支援对象。日本希望通过为月球版GPS的构建做出贡献,换取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日本宇航员登月的机会。同时,随着月球资源开发和载人基地建设的推进,日本丰田汽车等正在开发的月球探测车“月球巡洋舰”,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将有助于探测车的安全和操控。
◆小泉进次郎呼吁应考虑同在野党组建联合政权(TBS 2-21)
2月21日,自民党前选举对策委员长小泉进次郎在横滨市发表演讲,就新年度预算案及相关政策议题提出建议。他指出,如果执政的自公联盟接受日本维新会和国民民主党主张的重要政策,就应考虑邀请两党加入并组建联合政权,共同承担责任。
小泉进次郎在演讲中表示:“如果执政党接受在野党提出的重要政策,那么无论对方是否接受联合执政的邀请,我们都应该发出‘共同承担责任’的信号。这是对国民负责的表现。”他强调,在政策协商中,如果大幅改变现有制度,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不能让其对后续问题承担责任,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故而,执政党应正式邀请在野党共同组建联合政权。
◆日本政府发布“中坚企业”成长愿景(テレ東 2-21)
2月21日,日本政府发布《中坚企业成长愿景》。根据去年日本修订后的《产业竞争力强化法》,将员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中坚企业”。政府计划通过重点支持“中坚企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缩小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工资差距。
根据该愿景的规划,日本政府拟于2030年前,将中坚企业的数量从目前的9000家增加到1.1万家以上。同时,鼓励并购,将中坚企业的并购数量从过去5年的年均500家增加到1000家。此外,日本政府尤其重视提升生产效率,计划将生产效率在一年内提升10%以上的中坚企业数量,增至1000家,为目前的两倍。
为此,日本政府拟投入超过1万亿日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为“中坚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乌克兰驻日大使呼吁日本加大对乌援助(时事通信 2-22)
2月22日,即将于今年4月离任的乌克兰驻日大使谢尔盖·科尔孙斯基(Sergiy Korsunsky)接受了时事通信社的采访。科尔孙斯基大使对日本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希望日本能够利用灾后重建方面的经验,参与到乌克兰重建工作中去。”他指出,战后支援对乌克兰的复苏与发展至关重要,并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关注乌克兰的重建需求。
科尔孙斯基大使指出,尽管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劳,但日本始终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他指出:“约80%的日本民众始终支持乌克兰的立场,这一比例令人鼓舞。”他还提到,去年2月在东京举行的“日乌经济复兴推进会议”是一个重要契机,许多日本企业表现出对乌克兰项目的浓厚兴趣,数量“远超预期”。他对此表示感谢,并期待更多日本企业参与乌克兰的重建工作。在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支持下,一些参与临时住房建设和水处理的日本企业已前往乌克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也有企业提出在乌克兰当地生产产品的计划,显示出日本企业在乌克兰市场的潜力和信心。
在谈到乌克兰的未来时,科尔孙斯基大使表示,即使乌克兰拥有核武器来对抗俄罗斯军队,“也无法成为威慑力量”。他指出,就像日本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下一样,欧美核大国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才是有效的威慑。他强调,为了维持停战后的和平,“需要强有力的安保承诺”,并再次呼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必要性。
◆日本经济同友会干事长同美方政商代表会谈(每日新闻 2-22)
2月19-24日,日本三得利集团社长兼日本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长新浪刚史前往美国,期间与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商务部长拉托尼克、共和党议员以及美国大型企业高管会面,就特朗普经济政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交谈中,美方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加征关税已成定局,“要停止加征关税是不可能的”。而且,美国企业更关注关税损失的补偿问题,而非关税本身。美国企业希望政府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等方式,以“其他形式”改善收支平衡,而非叫停加征关税。对此,新浪刚史指出,日本企业应专注于高利润率的产品以保持竞争力,或通过企业间的联盟合作来提升竞争力。
大幅提高关税可能会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然而,据新浪刚史的说法,特朗普的最重要课题是2026年的中期选举获胜,特朗普认为“暂时出现通货膨胀也没关系,只要在中期选举时加以抑制就行”。
此外,关于新日铁收购案,新浪刚史表示,尽管有部分美国议员表达了支持态度,但特朗普政府的高层官员“明确表示反对”。他指出,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与第一届政府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二届政府成员几乎全部忠诚于特朗普,而这种“唯特朗普是从”的政府运作模式或对美国政治存在风险。
◆日英拟3月举行首次经济版“2+2”会议(NHK 2-23)
2023年11月,日本与英国在首脑会谈中达成一致,决定创设外交及经济部长级磋商框架,即经济版“2+2”会谈。目前,两国政府正积极协调,计划于今年3月7日在东京举行该机制下的首次会议。此举被视为日英两国在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推动自由公正贸易的重要举措。
这是日本首次与英国开展经济版“2+2”会谈,标志着日英双边关系在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据悉,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以及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将出席此次会议。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高关税政策的背景下,全球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警惕不断升级。分析认为,日英两国将在首次会议中重点讨论如何促进自由公正的贸易,并考虑到英国于去年正式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情况,进一步协调双方在贸易政策上的立场。
此外,双方预计还将就加强半导体和矿产资源供应链、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