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落实新的能源战略难在哪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1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政府不久前通过的第七次能源基本计划(以下简称新计划)引发日本国内以及国际层面持续关注。这是继2021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后,日本根据内外形势变化以及未来战略规划作出的更新和调整。

    总体来看,新计划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坚持了日本一贯的“S+3E”能源战略思路,即在确保能源安全性(Safety)的前提下,强调能源供给稳定性(Energy Security)、经济效率性(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 Suitability)。为此,这份新计划寻求尽可能地缩小能源现实供给与潜在需求扩张之间的供需差,以实现能源供需的中短期基本平衡。与此同时,新计划要求提升各类能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力争在提高能源供给加法型增量之上,进一步实现能源利用的乘法型扩容。不仅如此,日本还将继续提升环保标准,开发利用更多环境友好型能源,比如氢能、氨能、生物能等。

    第二,核能的地位与作用被重新评估,有望再度成为日本能源体系架构中的重要一极。在新计划中,日本政府再次大胆展望2040年度的能源结构,其中核能占比将由2023年实际的8.5%左右上升至预期的20%左右,至少实现翻番。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日本政府对于未来安全使用核能的期待,也可能为日本实质性地提升能源自给率提供重要砝码。

    第三,传统能源在能源总体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则会显著提升。基于新计划的部署,日本未来将持续舍弃对火电的利用,转而更多依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国内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受此影响,日本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有望在2023年度实际的22.9%基础上大幅提升,使其成为日本能源结构体系的第一大支柱。

    第四,尽可能地提升能源自给率,以摆脱过度依赖外部供给的处境。依托于核能的重新启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遍地开花,日本希望实现能源自给率的倍数级增长,总体上或由2023年实际的15.2%上升至2040年的三到四成左右。

    尽管如此,日本最新能源战略的落实与实施存在若干难点。比如关于核能的利用与开发问题。2011“3·11大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导致核能利用在日本国内面临重新审视。曾有一段时间,核恐惧成为日本社会较为普遍的问题。尽管最近几年日本尝试性地重启部分核电站,但日本民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和支持度至今未能恢复至“3·11大地震前的可比数据。有鉴于此,日本政府在推进2040年核电占比目标的过程中势必遭遇诸多阻力,如何说服民众接受安全的核电这一概念,将是巨大的政策挑战之一,这也将直接关系到新计划能否成功落地实施。

    再如,新计划的保质期能够持续多久?或者说,该计划设定的具体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目前难有确切答案。事实上,从2021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公布到今年新计划更新,日本能源供给局面遭遇俄乌冲突延宕等复杂外部因素影响,由此导致的国际能源供给和价格震荡等外溢效应至今仍在发酵,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放眼未来,日本新的能源战略势必继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实施过程存在诸多变数。从外部看,美国现任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态度消极,对传统化石燃料表现出极大偏好。这可能会带来连锁效应,并从外部给日本能源政策带来压力。从内部看,日本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数字转型(DX)和绿色转型(GX)发展,二者背后实则都与能源这一关键词紧密关联,并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日本未来能源需求的总体规模与结构体系。有鉴于此,日本未来能源结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须有较为客观、综合的研判与设计,并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作出应变和调整。(作者陈友骏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