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子歌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近期在大分县基地成立1支新的岸舰导弹部队——“第8岸舰导弹联队”。这标志着陆上自卫队完成7支岸舰导弹联队的组建工作,进一步增大针对重点方向的导弹部队规模。
日本广播协会网站称,日本陆上自卫队新组建的“第8岸舰导弹联队”相当于团级作战单位,约有300名队员。初期,该部队配备射程为200千米的12式岸舰导弹。随着“12式岸舰导弹能力向上型”改造接近尾声,且即将批量部署,该部队计划从2026年起换装射程达1000千米的12式改进型岸舰导弹,目的是拥有中远程对海打击能力。
随着“第8岸舰导弹联队”成立,日本陆上自卫队已依据现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完成所有导弹联队的部署任务。当前,第1、2、3岸舰导弹联队部署于北海道,由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队指挥,主要承担反舰和反登陆任务,重点防御日本海方向。原隶属于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队的第4、6岸舰导弹联队,因日本战略重心转向西南方向,2011年调整后,第6联队被裁撤,第4联队仅保留中队规模。第5、7、8岸舰导弹联队分别部署在九州和冲绳地区,由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指挥,主要执行西南方向关键航道封锁及远程海上目标攻击等任务。2024年3月,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为实现对所属第5、7、8联队的统一指挥,将炮兵部队扩编为直属的“第2特科旅团”(即第2炮旅),与第8联队同驻一地,负责指挥西南方向的岸舰导弹部队,并整合远程火力打击体系。
整体而言,日本陆上自卫队岸舰导弹力量的部署运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分层部署与任务区隔。该特点在西南方向的3个岸舰导弹联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第7联队主要依托离岛进行前沿部署,负责对关键水道形成控制和封锁;第5联队位于九州前沿地带,负责对接近九州的海上方向实施多重防御,构建所谓的“导弹拦截墙”;第8联队作为九州地区的战役预备队,负责为重要点位提供机动灵活的支援。
其次,快速反应与隐蔽部署。根据编制,每个岸舰导弹联队下辖4个营级中队,每个中队装备2部搜索雷达车、1辆指挥车、1辆通信车、1辆火控车和4辆发射车(每车备弹6枚),一次可发射24枚导弹。作战时,指挥车、发射车、保障车等分散布置,避免被集中打击,并依托3至5处预设阵地构建火力网,能够实施多波次打击。
再次,战术协同与跨域联动。岸舰导弹部队正探索将岸舰导弹与火箭炮组合运用的战术,借助火箭弹的饱和攻击打开通道,为岸舰导弹的突防创造机会,该战法已在2023年的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得到验证。此外,岸舰导弹部队还在研究岸舰导弹与空基平台的联合使用战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
未来,随着12式改进型岸舰导弹射程大幅增加及多平台拓展改造完成,日本单一的岸舰导弹力量将逐步转变为功能多样的导弹部队。特别是随着海基、空基12式远程导弹的批量列装,日本的导弹力量将得到快速扩充。同时,随着导弹射程增加,日本导弹部队也将被纳入美军导弹体系,融入美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系统,实现与“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的协同火力规划。
外媒评论认为,日本通过持续扩充导弹部队,不断将防御前沿南推,并联合美军加强区域威慑力,展现出较强的攻击性,相关举动可能加剧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