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泽亮正谈日美关税谈判策略(读卖新闻 4-14)
4月16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将前往美国,就关税问题同美方谈判。13日,他接受了《读卖新闻》的独家专访。赤泽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遵循“防患于未然”的危机管理原则,确保能够对美方的表态及时做出反应。特别是鉴于美方的关税政策已对日本经济造成实际危害,当务之急是要推动美方尽快调整相关政策。
此次谈判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美方的核心关切。我们将努力向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亚展现日本作为“值得信赖的谈判伙伴”的形象。在关税问题上,我们将向美方明确表达日本的严正关切,指出其政策与WTO及《日美贸易协定》存在的差异。我们注意到美方对非关税壁垒、农产品市场准入以及汇率政策等问题表达了关切,但我方仍需进一步明确其具体诉求。
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同美方探讨如何在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LNG)开发项目上合作。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日本愿就双方可能存在的互利合作机会做进一步商议。日本的谈判优势在于,日方作为美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拥有丰富的对美贸易谈判经验。前首相安倍晋三为当前日美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将致力于探索既能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又能促进日美投资的“双赢方案”。双方达成的协议,将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也将为后续各国的对美谈判树立典范。
◆时隔16年“政劳会谈”重启(产经新闻 4-14)
4月1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与日本最大工会组织“日本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以下简称“劳工联”)会长芳野友子举行了“政劳会谈”。这是自公联合政府与“劳工联”领导人时隔16年再次举行此类会谈,上一次要追溯到2009年麻生太郎执政时期。
本次会谈,双方就确保在中小企业免受美国高关税冲击等议题达成共识。石破与芳野一致同意政府和劳工界将共同推动中小企业及地方企业的薪资增长。石破强调:“加薪是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必须尽快建立能够抵御通胀的可持续加薪机制。”
作为政府“地方创生”政策的重要支柱,石破首相提出要以中小企业为核心来振兴地方经济。针对大企业加薪已成常态,而中小企业价格传导滞后的问题,他表示“将采取综合对策,推动价格合理传导并提高生产率”。
针对美国政府近期实施的汽车关税等贸易政策,石破茂表示政府将“全力为企业提供资金周转等必要支持”。
◆日本文化厅成立新委员会 助力动漫人才培养(读卖新闻 4-15)
近日,日本文化厅宣布,将在2025年度内启动一系列重大举措,旨在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推动日本动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计划的核心是联合大型动漫制作公司、知名大学及专业学校共同成立“产官学动漫人才培养委员会”(暂称)。据悉,2022年,日本动漫海外市场规模已达1.45万亿日元。为推动日本内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府于2023年9月新设立了“内容产业官民协商会”,并提出了到2033年,将海外市场规模扩大至20万亿日元的目标。
据文化厅介绍,新成立的委员会将制定涵盖动漫制作全流程的培训计划,从原画绘制、剧本创作,到声音制作、拍摄、剪辑,以及导演和制片人等工作岗位,针对不同阶段的创作者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此外,为助力日本动漫产业的海外拓展,委员会将制定国际联合制作动漫的计划,并积极推动与海外大学的交换留学项目。
文化厅还将支持各地大学和专业学校新设“动漫课程”,并推进与动漫制作公司的共同研究项目,并向制作现场派遣研究人员,协助动漫影像的保存和老影像的修复工作。文化厅强化人才培养的举措,源于国内动漫产业蓬勃发展的期待与制作现场低薪酬、超时工作等问题突出,不少内容创作者反映“看不清职业发展前景”,政府希望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从业者获得与职业阶段相匹配的综合技能。
◆特朗普谈判策略揭晓 力争让日本做出最大让步(产经新闻 4-16)
据悉,特朗普政府在与日本就关税措施展开的谈判中,展现出强硬姿态,力求获取最大程度的让步。据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带着具体提案与美国开展协商。美国似乎有意在各国之间制造竞争氛围,迫使各国做出更大程度的让步。美国将日本定位为优先谈判对象,对与日本达成协议寄予厚望。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14日接受美国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明确表示:“最早达成交易的国家,就能得到最好的交易成果。”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格里尔共同负责对日谈判,并将日本视为最优先的谈判对象。贝森特表示:“与日本等最重要合作伙伴的谈判,特朗普总统将亲自参与。”
然而,通常情况下,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往往耗时数年。因此,也有人质疑美国政府是否能够同时与多个国家进行实质性的谈判。美国声称将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开展“量身定制”的谈判,但各国都不清楚需要做出多大的让步,才能达成协议。
◆日本连续4年出现贸易逆差(朝日新闻 4-17)
4月17日,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2024年度《贸易统计(速报)》显示,日本贸易收支出现了5.22万亿日元的逆差。尽管在日元贬值的推动下,日本贸易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但由于进口成本的大幅攀升,日本连续4年出现贸易逆差。
数据显示,2024年度,日本出口额同比增长5.9%,达到108.94万亿日元,已实现四年连续增长。在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带动半导体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表现尤为亮眼。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日元贬值带来的价格因素,出口货物的数量实际上呈现下降态势,表明当前出口额的增长主要依赖汇率的支撑。
从国别来看,日本对美出口额为21.65万亿日元。美国已连续三年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汽车出口额虽然大幅增加,但财务省关税课指出,这一增长因素不能简单归因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汽车关税”前的抢跑需求,主要推动力是汇率和汽车单价的上涨。然而,财务省关税课同时指出:“如果从中长期来看,这一数字(汽车出口额)仍在合理区间。”
◆日法首脑电话会谈 将在美关税问题上紧密合作(NHK 4-17)
4月16日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了约40分钟的电话会谈,围绕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及中国的反制措施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带来的影响,两国首脑确认了将在美国关税问题上紧密合作、共同应对。
此外,石破首相还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了约30分钟的电话会谈。石破指出,美国的关税措施也将对进军东南亚各国的日本企业造成直接影响,两国首脑一致同意将在关税问题上开展合作。
◆本田与日产决定将部分生产转至美国(NHK 4-17)
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汽车加征25%的关税,本田与日产汽车决定将部分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线从日本转移到美国。
本田公司计划将在日本埼玉县工厂生产、用于出口美国的混合动力车型的产线转移到美国印第安纳州工厂,该车型在埼玉工厂生产约为每月1500辆。
此外,日产汽车公司也因加征关税的影响,重新调整了原本计划在美国田纳西州工厂的减产计划,决定继续生产。同时,日产汽车正对福冈县工厂生产的美国市场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实施生产调整,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在三个月内减产逾1万辆。
然而,要在美国大幅增产,需要解决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因此可转移生产的车型和数量有限。除了要承受加征关税所带来的成本之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让日本各大车企难以预测美国市场的走势,只能被动应对。
◆日拟新增五大产业列入经济安全行动计划(日刊工业新闻 4-18)
日本经产省拟于5月份修订《加强与经济安全相关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行动计划》,拟将海底光缆、卫星网络、核聚变等五大产业纳入该《行动计划》,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此举旨在构建技术“护城河”,在提升日本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防范关键技术外泄。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光缆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经济产业省官员强调:“必须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出发,全面提升产业韧性。”为此,日本将双管齐下:一方面加速攻关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解决电缆铺设船队运力短缺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竞相争夺数字基础设施主导权的背景下,日本亟需构建更具前瞻性的产业战略。
与此同时,卫星网络同样被赋予战略意义。经产省将具备高速通信、精准观测能力的“卫星星座”视为未来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载体。经产省官员表示:“必须突破卫星发射能力的技术瓶颈。”同时,日本也应降低对海外发射服务的依赖。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正不断冲击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经产省官员表示:“在加强日本技术实力的同时,也要重视产业扶持,更加灵活地应对经济安全风险。”
◆石破首相同赤泽大臣就访美谈判进行复盘(FNN 4-19)
4月19日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同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就日美关税谈判事宜进行协商。赤泽向石破首相介绍了他同特朗普总统及财长贝森特等美方高层的谈判内容,系统梳理了美方各项诉求的优先级,针对不同议题的重要程度与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共同探讨今后的应对方针,并就日方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交换了意见。据悉,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与相关省厅的官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会后,赤泽向记者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出席(谈判)这一举动本身就传递出强烈信号——既表明美方高度重视对日关系,也显示出美方迫切希望推进谈判进程,更意味着总统本人已准备亲自推动此事。”据赤泽介绍,石破首相对特朗普及美方官员的应对做了详细评估,并深入分析了“美方的真实意图”。
关于本月再次访美的行程,赤泽强调:“关键在于构建整体方案。虽然有些领域需要重点讨论,我们也会在每个领域尽力而为,但仅靠这些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需要将整体方案汇总起来,看这是否是一个日美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达成一个双赢的结果。”
◆石破茂拟于四月下旬出访东南亚 (テレ朝日 4-20 )
日本首相石破茂拟于本月下旬访问越南和菲律宾,旨在深化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以牵制中国在南海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在与越南会谈时,日越双方计划重点讨论是否要把越南纳入日本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机制之下,该机制旨在提升受援国的防务能力,可无偿向对方提供军事装备。
在与菲律宾会谈时,日菲拟就是否签署《军事情报全面保护协定》(GSOMIA)开展磋商,促进双方高级别的军事情报共享。同时,两国还将探讨启动《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ACSA)谈判,若该协定达成,则将允许日本自卫队与菲律宾军队之间相互提供燃料、食物等后勤补给物资。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近期美国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也将成为重点议题。石破首相在20日的电视节目中明确表示:“日本将作为自由经济和自由贸易的引领者,与东盟国家携手应对(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停靠柬海军基地(NHK 4-20)
4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扫雷母舰“丰后”号与扫雷舰“江田岛”号停靠了柬埔寨西南部的云壤海军基地。该基地是在中国的援助下完成了扩建工程,本月刚刚完工。这次也是该基地扩建后,首次有外国舰船入港停靠。
在欢迎仪式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三扫海队司令、一等海佐天野晋介强调了日本舰艇此次入港的重要意义,“这是两国长期加强合作的佐证”。柬埔寨海军负责人则称“对此次访问表示由衷欢迎”。日本旨在通过此次入港停靠,深化与柬埔寨的合作关系。
(蒋旭栋 编译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