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中心举办主题为“新兴技术与中日治理新疆域”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同济大学的鲁传颖教授、上海国际研究院的封帅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王天禅,受邀参加本次会议,与中心同事一道就相关议题开展讨论。
同济大学教授鲁传颖认为,中美处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阵营,人工智能治理也从传统的Safety(关注技术本身的安全)转向Security(关注技术引发的社会风险)。更重要的的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给了其他国家一个除美国之外的选择。
上研院副研究员封帅认为,各国对人工智能治理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权力优先、发展优先和安全优先,其核心在于各方均旨在利用技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上研院助理研究员王天禅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人工智能技术治理层面要比拜登政府激进得多,特别是科技右翼正在向特朗普灌输新的观念,对内降本增效,对外(主要针对中国)“断源截流”,从而形成美国AI技术生态的闭环。
中心助理研究员蒋旭栋认为,近年来,日本在人工智能治理层面虽然正逐步从“安全优先”转型为“发展优先”,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战略,但是苦于没有可以落地的优质项目和支撑战略发展的企业。
中心副主任陈恺为本次会议做总结,指出新兴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政治、经济与外交格局。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不仅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国际关系治理开辟了新疆域。另一方面,在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生着诸多治理难题。中国与日本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大国,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如何在新兴领域构建互信机制、如何以创新思维推动区域治理升级,应成为今后重点讨论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