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功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日本参议院选后形势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8日 | 发表人:

    721日,中心成功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日本参议院选后形势研讨会。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心学术顾问吴寄南,复旦大学副研究员王广涛、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邹皓丹(线上),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晓煜,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尹月,上海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蔡畅,受邀参加本次会议,与中心同事一道就相关议题开展讨论。

    中心副主任陈恺在致辞中指出,纪念抗战胜利离不开对历史的反思。特别是日本对侵略历史的态度,始终是在中日关系的核心议题。与此同时,720日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也已经成为检验日本国家发展走向的关键节点。

    苏智良教授介绍了中央和上海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总体情况,并指出日本当前历史修正主义的发展形势正严重冲击战后的中日历史共识。特别是随着坚持正确历史认知的日本学者逐步老去、离世,安倍第二次任内对媒体的改造等等,现在日本国内反映正确历史价值观的节目也越来越少,导致日本年轻人对战争认识的偏差正不断加大。

    吴寄南研究员指出,参议院选举自公双输,遭遇历史性惨败。本次选举较之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传统政党式微而新兴政党崛起。特别是参政党的发展之迅速,以及本次选举投票率上升,都表明传统政党的组织票愈发分散。今后,日本政坛或进入一段新的“漂流期”。

    王广涛副研究员指出,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至少发生了四次政治思潮的演变。当前,日本最新一波政治思潮的变化,始于2012年安倍晋三率领日本自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在这一波政治思潮的影响下,日本国内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分别为:右倾化、保守化和民粹化。

    邹皓丹副研究员指出,2025年石破政权发表战后80周年谈话的预期已然落空,在此时间结点,回顾安倍70周年谈话在日本历史认识发展轨迹中格外重要。安倍70周年谈话内容模糊了“村山谈话”的四个关键词,发出“终结谢罪”的信号,并欲将“历史认识”纳入价值观外交。

    宋晓煜助理研究员介绍了近代日本征兵制度的变迁与“征兵忌避”的诸多案例,并指出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明治、大正时期众多日本青年男子默默实施“征兵忌避”而非公开反对征兵,这种抵抗征兵制度的态度同时意味着日本民众难以形成反战舆论,这也为昭和时代日本帝国主义继续发动侵略战争埋下了伏笔。

    尹月助理研究员指出,日本政治与社会在右倾化过程中的步调并不一致。参政党等新兴力量的出现,固然反映出社会右派情绪的出口需求,但其背后反映的可能主要是民众主流政党的不信任。未来会否,出现更强烈的政党极化,主要取决于日本青年政治态度的走向和传统政党是否将“被激进化”等因素,还需拭目以待。

    蔡畅讲师指出,1999年自民党邀请公明党联合执政,至今已逾20年。由于公明党在选举中的得票率稳定性,在参议院议席的关键少数作用,自公联合政权得以长期维系。然而,在去年的众议院选举和今年的参议院选举中,公明党得票数大幅下降,自公政权在众参两院皆不能过半,政权运营困难重重。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