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日本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引关注

    日本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引关注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01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子歌

    据外媒近日报道,日本计划在20252035年投入约143亿美元用于提升打击能力,并将其中20%的资金投向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领域。报道称,日本已制订跨度为10年的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这一规模空前的投入与长期规划,标志着其在远程打击武器领域的布局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梯次推进计划

    据悉,日本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分3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加快高速滑翔弹的部署(2026年)。日本计划在2026年完成首款高超音速滑翔弹的部署。该导弹射程500900千米,速度达5马赫,采用双锥体滑翔弹头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其重点部署在九州和北海道地区,主要用于近岸封锁关键水道,执行离岛防卫及反舰任务。在此阶段,日本通过适当缩短射程加快列装进度,意图在202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第二阶段重点是提高远程精确打击能力(20282030年)。日本计划开发新一代高超音速滑翔弹,将射程提升至20003000千米,并引入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以提高对移动大型舰船目标的打击精度,实现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目的。同时,日本计划推进拦截能力建设,加快电磁轨道炮技术验证。

    第三阶段重点是构建战略威慑体系(2035年前)。日本将部署射程3000千米、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具备纵深打击与主动防御能力。同时,日本计划与美军合作开发滑翔段拦截弹,由日本主导推进系统研发,美国负责追踪技术,研发成果将整合至宙斯盾舰垂直发射系统,以填补现有反导系统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空白。在该阶段,日本计划将高超音速导弹集成至潜艇、水面战舰、战斗机等发射平台,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远程打击网络。其还将整合卫星预警网络与人工智能指挥系统,实现高超音速武器系统闭环。

    上述3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将在日本防卫省牵头下,由三菱重工、IHI株式会社具体负责推进研发。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提高打击精度,日本计划对准天顶卫星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时,日本与美国计划联合构建天基预警和监视系统,在2028年前完成330颗中低轨侦察卫星的组网运行。其中日本负责30颗卫星的部署,美国负责300颗卫星的部署。

    面临多重制约

    综合来看,日本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规划的目标,是梯次构建覆盖西太平洋地区全境的打击体系。然而,从实际推进条件来看,这一规划面临多重制约。

    核心技术依赖外部,自主能力不足。日本在红外导引头、高精度导航系统等核心技术上高度依赖美国,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研发进程易受日美关系等外部因素干扰,后期武器性能迭代升级也将受到美国制约。

    国防工业产能有限,存在断链风险。作为主承包商的三菱重工,生产线规模和技术工人储备难以支撑大规模、高标准的量产需求。同时,日本国防工业体系长期以小批量、定制化模式为主,供应链环节薄弱,关键材料、精密加工等环节存在断链风险,制约武器装备实战部署效率。

    缺乏试验数据积累,装备可靠性存疑。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需经过高频次、多场景的试验,日本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为加快部署不断压缩研发流程,试验次数也相应减少。这使得其高超音速武器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效能缺乏足够数据支撑。

    从军事发展导向来看,日本推出进攻性武器发展规划、构建战略级威慑体系的目标已远超所谓专守防卫范畴。规划中提及的射程3000千米武器覆盖范围、海陆空三位一体远程打击网络等内容,明显带有军事扩张属性。其军事动向与地区国家普遍追求和平稳定的诉求相悖,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与警惕。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