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环球时报
日美在战略安全领域的动向近日出现令人不安的动向。有外媒报道称,部分日本右翼政客已开始鼓吹“独立拥有核武器”。事实上,日本和美国在一些闭门会议中已经开始进行所谓的“延伸威慑磋商”,考虑在东亚发生危机时美军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此外,日本右翼参议员松川瑠衣等人还表示,日本正在讨论“核共享”,即像北约部分成员国一样,与核国家共同参与核计划、训练与使用。日本防卫省也承认,日美双方正在加强“延伸威慑”。
日本某些人在“延伸威慑”方面大做文章,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希望对外传递“日美同盟坚如磐石”的战略信号。从日媒披露的消息看,日方在一次兵棋推演中多次向美方请求提供核打击威慑,美方也同意模拟,或可表明日美在战略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禁区”——不论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打击都属于战术选项。二是将矛头直指中国。日方一些人认为,中国为解决台湾问题,很可能对台岛使用核威慑。对此,美国也应该做好对中国进行核威慑的准备。这种想法或许是日本借助外力遏制中国战略行动意图的体现。三是试图在核武部署使用等敏感领域“试水”,在安全领域打擦边球,争取逐渐实现突破,为日本实质意义上的“军事大国化”“正常国家化”等目标铺路。
在当今东亚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形势之下,不论是“延伸威慑”机制,还是某些日本右翼政客提出的“自主拥核论”,都存在巨大的潜在战略安全风险。此举可能破坏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引发东亚核军备竞赛,或触发部分国家自主拥核的意愿,进而引发核安全困境,破坏地区安全与和平稳定。日本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其侵略战争历史作出彻底反思,如今国内“拥核”声音又逐渐增大,日本战后划定的多个“红线”都受到挑战。不排除日本未来可能同意美国将包括核武在内的战略资产部署在日本领土及其周边,而这势必会引发中俄朝三国的强烈反应。上述国家将不得不针对此举做好应对准备,东北亚将可能因此出现核军备竞赛。此外,这一举动也可能引发其他中小国家的效仿,同意拥核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在其领土上部署核武,其他地区的战略安全形势也将受到破坏。
日方此举不仅严重威胁地区战略安全,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渲染中国对日本及亚太地区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以台湾安全遭受大陆核武威胁为由,建议美国提供核武威慑及美日进行针对性演练的行为,已经明显触及中国的战略安全“红线”。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挑唆下,中日关系的改善进程本就已经受到严重阻碍,若其在核问题上得寸进尺,只会更加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此外,日本一些人主张放弃坚守“不制造、不拥有、不输入核武”的“三不”原则,与美国密谋核武的使用及部署。这种破坏“规矩”的行为,只会让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失望、警惕,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国家对日本合作的预期,透支日本未来的国际信誉。
日本某些人——尤其是右翼势力,希望通过“延伸威慑”加强日本的所谓“战略安全”,可谓损人不利己,但这一计划想要真正实施也存在困难。“延伸威慑”的核心依然是美国,而众所周知,日美关系并不平等,日本在安保领域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尽管美方在兵棋推演中答应了日方的请求,但那也仅限于模拟。在美日双边关系中,美国更愿意将经济和军事、外交议题捆绑,迫使日本在经济领域做出让步。以本届美国政府“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风格,日本想获取美方的“核保护”,必然要在经济、外交领域做出更多的妥协和让步,日方目前对美妥协达成的贸易协议条件可能远远不够,日美安全合作——包括涉及核武使用和部署的合作——自然难以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无论“延伸威慑”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其对东亚乃至世界战略安全所构成的风险都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在7月例行记者会中所说,日方本是核爆受害国,更应深刻认识核战争打不得也打不赢。现在日方一些人却妄图升级美方所谓的“延伸威慑”,通过“核共享”谋求引入甚至使用核武器,挑动军备竞赛,这是极其危险的动向。东亚的安全与和平形势来之不易,任何国家都应当倍加珍惜。“延伸威慑”带来的只有风险,没有安全。摒弃冷战思维,切实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和集体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战略稳定,才是对地区和平与安全负责的正确态度。(作者杨丹志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