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容挑衅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4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八十年前,一场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且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为这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战争胜利,为实现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当今国际风云变幻之际,回顾八十年前的硝烟与战火,在正本清源的过程中铭记历史镜鉴,珍惜当下和平,展望未来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支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绝非一场孤立的民族自卫战,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1931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钢铁长城。在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绝大部分主力。中国人民用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拖住了日本法西斯侵略铁蹄,有力支援世界各地反法西斯力量,尤其为盟军在欧洲、太平洋战场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不容忘记,正义终将胜利。这是历史给人们昭示的真理,也是我们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第二,中国积极参与建立战后国际秩序。抗战的胜利,不仅仅意味着驱逐了侵略者,更重要的是,它为建立一个以联合国为核心、持久和平的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成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制定,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构建新秩序扮演了积极、重要角色。这一秩序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通过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和制度安排,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彻底改造,限制其再次军事化,确保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则重申《开罗宣言》条款必须实施。这些国际法文件,明确了日本必须遵循的原则,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根本基石。中国始终是这一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积极参与者。

    第三,弘扬正确史观,共促和平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战后国际格局演变,为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泛滥埋下了祸根。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否认甚至美化侵略的历史修正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其言行屡屡挑战国际公理正义,挑衅亚洲受害国人民,正在成为危害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负面因素。需要警惕的是,这种逆流已不局限于少数右翼政客,正逐步在政策层面发挥影响,推动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和平框架。

    当前,国际形势面临深刻变革,中日关系也再次面临改善发展的十字路口。历史的警钟长鸣,告诉我们和平底线必须坚守,历史悲剧不能重演。我们不能放任历史修正主义的逆流,挑衅中国和亚洲受害国人民,践踏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更不能坐视这股思潮与域内外的地缘政治算计相勾连,颠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将地区重新推向阵营对抗和军事冲突的深渊。

    捍卫历史真相、坚守国际公平正义,是实现本地区乃至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作者程永华是中国前驻日本大使)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