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于10月17日举办了主题为“一年一相后的中日关系走势”青年学术沙龙,现将与会者精彩发言摘编以嗜读者。

王广涛(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广涛副研究员)
王广涛认为,日本当前的政治局势体现出长期积累的右倾化与政治碎片化趋势。自民党总裁及首相指名选举虽延续惯例,但社会整体的右转已难以否认。政治碎片化成为理解当下日本政治生态的重要概念,既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政党多元化,也具有独特的日本式特征。石破茂的短暂执政与高市早苗的逆袭,反映了自民党内部派阀政治、媒体舆论与基层党员互动的复杂性。高市的当选并非偶然,其背后既有麻生派的支持,也有社会保守情绪的推动。
在首相指名选举与后续组阁过程中,高市面临三重挑战:其一,时间拖延削弱民意期待并暴露协调能力不足;其二,政党间的“合纵连横”取决于议价能力,而自民党与维新会、国民民主党等在野党之间的合作充满不确定性;其三,若成功执政,能否长期维持稳定取决于“府院关系”“政官关系”“党际关系”与“日美关系”四大轴心。即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国会中的攻讦、财务省对财政政策的制约、党内派系矛盾及与美国新政府的关系,都将影响其执政基础。
在对华政策上,王广涛认为高市上台后中日关系难言改善。其过往强硬言论、涉台立场及靖国神社问题可能加剧紧张,但由于中日实力差距扩大,中国无需过度反应。未来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特朗普2.0的外部不确定性及多边经济机制(CPTPP、RCEP升级等)仍为双方提供有限的合作窗口。总体而言,日本政治右倾化与碎片化并行,将持续重塑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中日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