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解放日报
今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父亲墓前发誓会尽全力解决日俄领土争端。近期目标是,借普京今年6月来日本参加G20大阪峰会的机会,与其谈妥两岛移交事宜,就领土及和平条约达成基本协议。远期目标是,希望在2021年9月前,也就是自民党总裁任期结束前,真正完成争议领土谈判。为此,这次访俄后,在未来几月,安倍还计划再度造访莫斯科。在专家看来,尽管安倍打好如意算盘,设置了完美的时间表、路线图,但是鉴于日俄之间症结难解,加上受到国际环境、国内形势的影响,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顺利解决领土纷争。
首先,日俄根本立场存在分歧,很难弥合。俄罗斯明确表示,日本必须承认二战成果,南千岛群岛不存在领土争议,在此前提下再进行相应的谈判。这与日本的立场相去甚远,可谓截然相悖。日本认为存在领土争议,甚至认定北方四岛的主权就属于日本。专家认为,这是双方根本出发点的分歧,很难弥合,也使得双方谈判每每在关键时刻重新归零,刚刚见到曙光,随即重陷黑暗。
与此同时,在解决分歧的程序上,双方的路线也存在诸多矛盾之处。日本想先解决领土问题,再签和平条约,俄罗斯则恰恰相反,希望先缔结和约,再讨论领土问题。换言之,日本一直秉持领土与和约挂钩的政策,而在莫斯科看来,保持两者的脱钩,才是俄日关系正常化的应有路径。问题是,谈判一旦深入,势必绕不开上述矛盾。
第二,即便按照“新加坡共识”,双方继续推进谈判,但由于对《日苏共同宣言》的理解南辕北辙,谈判不太可能取得实质突破。
关于共同宣言提到的移交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日本要求俄方移交两岛主权,但俄方认为宣言并未明确指出要移交主权。专家认为,言下之意是,两岛可以给日本,让日本来开发,但主权仍在俄。这也是日本难以下咽的苦药。日媒也指出,色丹岛与齿舞群岛的交还时间、方式、交还后的主权归属等是和平条约谈判的争议点。
第三,日美同盟关系让解决领土问题变得复杂。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曾表示,俄日谈判和平条约期间,俄方将考虑到日方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俄方最大的担心是,一旦将岛屿移交给日本,南千岛群岛上会否出现美军基地?这将对俄罗斯安全构成威胁。因为依据《日美安保条约》,美方可以要求在日方任何地点设立基地。在去年11月新加坡会晤时,安倍曾向普京承诺,俄方移交色丹岛和齿舞群岛后,美军不会在那里建基地。但是,在上月日本电台的一档节目中,当被问及日本政府是否就上述事宜征得美国方面同意时,安倍说“还没有”。含糊不清的答案如何让俄罗斯放心?
专家指出,四岛若交给日本,美国就有权根据形势需要设立军事基地,只要看冲绳基地的现状就能明白,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无法自主。对此,《朝日新闻》评论道,日美条约所含基地条款是阻碍日俄争议领土谈判的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