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共同网
共同社8月17日电 启动加强对韩出口管制的日本安倍政府内外接连出现可能助长“厌韩”情绪的言行,断定慰安妇问题是“谣言”(大阪市长松井一郎语)等的言论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则看不到试图理解曾遭受殖民统治的韩国受害者感情的动向。历史修正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行及默许仇恨言论的风潮蔓延令人担忧。
▽舆论支持
“虽说被剔除出出口管理上的优惠待遇国,但为什么牵扯历史来抱怨,那个国家不正常。”与首相安倍晋三亲近的政府消息人士强调看法称,不仅是总统文在寅,韩国这个国家本身已脱离常轨。安倍在6月的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期间与各国领导人陆续实施双边会谈,但未与文在寅会谈。
倾向于厌韩是因为认为这容易获得对韩不愉快情绪高涨的舆论的支持。经济产业省实施的有关加强对韩出口管制的意见征集结果显示,逾4万条意见中95%以上表示赞同,听到这一结果的安倍向周围人士称“其政治意义很大”。
▽“谣言”认定
此外还出现否定慰安妇问题本身的言论。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关系密切的大阪市长松井5日在记者会上就日本曾道歉的慰安妇问题表示,从不存在日军强制带走的事实这一观点来看“完全是谣言”,称正在爱知县举行的国际艺术节企划展中展出的“和平少女像”是“谣言的象征”,并批评该艺术节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爱知县知事大村秀章。
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在推特上提及民间团体开展的小型少女像普及运动的相关报道,发文称“各位,佐藤感到怒上心头”。跟帖中出现大量赞同佐藤的评论,还有许多毫不掩饰对韩国人歧视意识的仇恨言论。
▽趋同压力
外相河野太郎7月19日围绕被征劳工问题的应对,在媒体面前批判韩国驻日大使南官杓“极其无礼”,引发了波澜。关于对河野的这一言论表示愤怒的韩国,自民党内有人公然称:“我认为这是韩国人吵架的方式,是纠缠细枝末节的行为,日本人无法理解。”(参议员松川琉依语)
自民党领导层对于日韩交流态度消极,该党干事长二阶俊博7月底在最后时刻取消了与韩国“韩日议员联盟”代表团的会面。据该党相关人士称,这是基于安倍方面要求的应对。首相官邸相关人士预测称:“政府内部存在‘不能作出偏向韩国的发言’的趋同压力,厌韩氛围将持续。”
在野党呼吁称“(日韩)只是反复强调各自主张则无法前进”(立宪民主党干事长福山哲郎语),“能直面本国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日本共产党委员长志位和夫语),对事态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