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日本想借军事合作架空和平宪法
日本想借军事合作架空和平宪法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5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在就任日本首相10天后,岸田文雄于14日宣布于当天下午解散众议院。按照日程,本月31日将进行议会选举的投票和计票。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众议院此次从解散到选举投计票仅为17天,创下战后最短纪录。岸田文雄和自民党做出这样的决定,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议会中谋取比现在更大的多数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一旦在议会获取更大优势,自民党接下来会通过岸田政府推行哪些政策。在日前召开记者会上,作为自民党政调会长的高市早苗公布了一份“政权公约”,系统阐述了即将实施的政策。这份纲领包含八大领域的重点政策,其中除疫情应对策略、经济增长、公平分配等之外,在“外交安保”部分,自民党列入了“将日本防卫费增至占GDP 2%以上”这一目标。此外,有日媒分析称,“修改宪法”或将成为自民党接下来的政策目标之一。
在本月8日首次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岸田文雄就表示将修订国家安保战略和防卫大纲,强化海上保安和导弹防御能力,继续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合作。与增加军费的政策联系起来看,如今日本极力想借“自由开放的印太”来推动自己在地区军事安全上突破限制,扮演更大的角色。而途径则是通过与一些国家建立准军事安全同盟。
有媒体报道,日本和英国日前低调启动了“互惠准入协定”(RAA)谈判。看似并不起眼的这一动作,却是日英关系朝着“准同盟”方向迈进的重要步骤,也是日本突破战后军事禁区的新尝试。日英如谈成“互惠准入协定”,将是日本继去年11月与澳大利亚就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达成一致以来的又一份高级别防务合作协议,其合作深度仅次于《日美安保条约》。
这一协定若能达成,将进一步明确日英两国军事人员互访、联合演习的行政和法律程序。协定生效后,双方军事人员以联合训练为目的进入对方国家时将无需审查,携带武器、车辆装备的手续也将精简。同时,两国共同训练的军种也将从目前的海空力量向地面力量拓展,实现全军种的防务合作,这些意味着日英两国在深化防务关系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相较日澳之间的协定,日英协定签署后将进一步拓展日本军力“走出去”的空间。而在这样步步为营的渐进式军事突破中,规定日本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和平宪法”第9条也将被进一步架空,逐渐沦为摆设。
从历史上看,日本曾经借与西方国家结盟以实现向外扩张的目的。今年正值日英同盟解体一百周年。20世纪初,日英为维护各自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制衡俄罗斯远东扩张而三度结盟,最终这一同盟成为日本对亚洲大陆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近年来,日本加快修宪强军步伐,不断突破战后军事活动限制。而英国脱欧后力推“全球英国”外交构想,积极介入“印太”地区。两国打着维护“印太”自由贸易和海洋秩序的旗号热络互动,防务合作不断升温。上个月英国“伊丽莎白”号航母首次停靠日本,日英举行了多项联合军演。
可以说,日英两国都是操弄地缘政治的老手。作为孤悬欧亚大陆两端的岛国,日英两国的外交政策始终难以摆脱“对外扩张”和“大国均势”的思维定式。但是,在全球格局深刻演变的当下,两国实力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同病相怜却又惺惺相惜,想要抱团取暖。日本想借道英国扩大军事影响,英国则要倚仗日本立足“印太”。但双方一味强化军事合作,只会使亚太地缘环境更加复杂,给地区国家管控处理热点问题的努力增添障碍。
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要打造虚拟的“价值观同盟”不难,但要重建“军事同盟”纯属逆时代潮流而动。日本政府宣称日英防务合作是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的和平稳定”,媒体则无一例外解读为“牵制中国”。这一政策取向反映在对外关系上,就是日本与英澳等域内外大国强化军事合作,为拉帮结伙遏制中国壮胆提气。
从全球层面看,日英分别是美国在东西半球忠诚的盟友。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着手重塑全球同盟体系,一手拉紧以英国为核心的大西洋伙伴关系,一手强化以日澳为核心的太平洋同盟体系,着力巩固全球战略的东西两翼布局。在美国看来,促成日英、日澳建立“准同盟”关系,意味着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洋贯通”,可极大助力其稳定全球霸权架构。
在地区层面,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QUAD)日趋机制化,美英澳刚刚建立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AUKUS),“五眼联盟”也有意对日本扩员。对美国而言,日本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缔结RAA协定,对于进一步完善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拼图有重要意义。对日本而言,缔结RAA协定意味着其军事作用得到英澳的背书,可进一步提升对美战略价值,彰显其“印太”大国的地位。
然而,今天的亚太已不是一百年前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军事合作一旦突出针对特定国家的对抗性,则意味着其标榜的“正当合法性”消失。如果相关国家依然沉湎于当年的同盟旧梦,执意走零和对抗的老路,不能正视地区各国求稳定、谋合作的共同诉求,最终必将反噬自身的形象地位。(作者宇文昊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
-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