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点
  • 日本售菲护卫舰恐打开“潘多拉魔盒”

    日本售菲护卫舰恐打开“潘多拉魔盒”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1日 | 发表人:

    来源:环球时报

    76日,日本媒体披露日菲已就对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一事达成协议,一旦完成交付,将开创二战后日本对外出口攻击性大型武器装备的先例,成为日本突破军事禁区又一重大步骤。这不仅是日本在战后80周年之际对于和平发展路线的背离,也是其军事大国野心在地区投下的又一阴影。此举不仅暴露日菲以邻为壑,制衡中国的露骨意图,更可能通过搅局南海,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带来连锁地缘影响。

    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和平宪法精神颁布武器出口三原则。这一禁令成为日本专守防卫原则的重要基石,也是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政策保障。冷战后,在摆脱战后体制正常国家战略指引下,日本不断突破军事禁区。2014年,日本政府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代替武器出口三原则,为武器出海打开方便之门。2017年,日本国会修订《自卫队法》,允许将自卫队二手装备免费或低价转让给其他国家。自此,日本得以向越南出售巡逻艇,向菲律宾出售巡逻艇和防空雷达系统,不断制造二战后武器装备出口的先例。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政府违背不向冲突当事方提供防卫装备的规定,紧急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和运用指针,为向乌克兰输送头盔和防弹背心等非杀伤性装备开绿灯20234月,岸田内阁通过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实施方针,正式确立对外提供军事援助的新制度,标志着日本援外制度的安全化”“武器化转型。

    在这种步步为营的自我松绑过程中,日本逐渐背离专守防卫原则,架空和平宪法规定,军事安全政策日益呈现外向型和进攻型,其政策调整也折射出日本对外战略调整的三重指向。

    一是以扩张性路线竞逐军事强国地位。自从岸田内阁2022年底通过安保三文件以来,日本打着从根本上强化能力的旗号开启了战后最大规模的强军扩武路线。除了将防卫开支翻倍、发展防区外反击能力进攻性军力等正面突破外,还注重加快推进更具隐蔽性、内外阻力也更小的横向突破,即通过拓展和深化对外军事合作,推动自卫队和武器装备走出去。日本与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商签着眼部队互访的《互惠准入协定》,与英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发新一代战机,向越南、菲律宾出口军事装备,这些都标志着日本军力国际化正在加速。

    二是以进攻性姿态竞逐地缘政治利益。在这一轮军力扩张过程中,日本大肆渲染所谓周边威胁,对内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煽动日本民众的安全焦虑,对外以所谓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现状的陈词滥调,介入南海局势,谋求扩大地区安全影响。日本向菲律宾出口军舰的算盘打得很精明,一方面借二手装备低成本拉拢菲律宾,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支点,另一方面通过军援持续渗透东南亚,以装备技术绑定为其深度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做准备。

    三是基于利益盘算争夺国际军贸产业蛋糕。此次对菲出口护卫舰看似是处理服役超过30年的旧装备,背后却隐藏着为日本军工产业出海铺路的经济野心。通过向菲律宾这样的伙伴国家提供二手装备,日本可以培养用户习惯、建立后勤维护体系、锁定未来的军售市场。由于武器出口长期受限,自卫队需求有限,日本防务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国际竞争力不强。日本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补贴,以维持武器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一旦全面解禁武器出口限制,日本可激活释放本国军工企业的潜能,摊薄研发和量产成本,争夺国际军贸市场份额,并借武器出口订单提振国内经济。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对菲出口大型军舰,可能产生破坏地区战略平衡、推升地缘冲突风险的连锁反应。首先,作为潜在的军工技术产能大国,日本借此彻底揭开武器出口的封印,为未来出口包括新型战舰、战斗机甚至导弹在内的各类攻击性武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这将导致地区战略安全天平出现倾斜,可能刺激地区国家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其次,日本此举指向南海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日本武装菲律宾,无疑将助长菲方在南海加码挑衅的底气。而日本更深层次的意图是将菲打造为在南海牵制中国的代理人,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挑衅,更是在南海地区固化军事对抗的前沿布局,势必进一步干扰破坏地区国家致力于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努力。 

    在战后80周年这个本应深刻反省历史的节点上,日本加速军事扩张和搅局南海的举动,不仅背离其作为和平国家的承诺,更暴露出其开历史倒车的潜在危险性。日主菲从的军事勾连,正在为地区安全埋下重大风险隐患。(作者项昊宇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