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相后的中日关系走势”青年沙龙发言集锦(七)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0日 | 发表人:

    编者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于1017日举办了主题为“一年一相后的中日关系走势”青年学术沙龙,现将与会者精彩发言摘编以嗜读者。


    华浩男(庆应义塾大学硕士研究生)

    《日本的排外风潮与外国人受入政策》

    7月参议院选举过程中参政党抬头以来,各界开始密集讨论日本出现的排外主义和民粹主义浪潮,这一忧虑在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达到了顶点,包括在日外国人在内的居民关注日本的对外国人政策。同时,至少在舆论上,对于外国人不友好的言论时有出现,这在日本之外的观察者看来是十分消极的信号。

    然而,正如参政党代表神谷宗币在选举后表示“日本人优先”(日本人フャースト)不过是“竞选口号,只在选举期用”(選挙のキャッチコピーですから、選挙の間だけなので)这样政治娱乐化的表述,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日本社会产生的思潮变化,但对于其严重程度则具有迷惑性,至少在目前为止这些歧视性话语只出现在言论当中,在正式的政策中仍未见排外主义或差别性对待。整体而言,对外国人加强管制是已经可见的趋势,但日本未必排外甚至可能有条件地扩大外国人受入。

    一、在日外国人现状

    传统上,日本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如美国一样的移民国家,其构成主体仍是大和民族,具有相对保守、封闭的倾向。但日本同时也作为旅游大国、进出口大国和东亚最大的发达国家,其内部随处可见多语言说明、多元支付方式和外国人聚集区,因此也广泛吸引各国人前来。

    根据法务省和出入国管理厅的数据,2023年末在日外国人数量约为341万人,2024年末的数量约为376万人,20256月末的数量约为396万人,屡创新高。预计未来在日外国人数量将继续增加,而其中主体则为东亚、东南亚与南亚人。当前数量最多的则是中国人(不含台湾地区)90.7万人,越南人66.5万人,韩国人41万人,但另一个可见趋势则是东南亚人赴日潜力的显著增长,其在增长率上已经超越中国。

    其在留资格较为均衡,常见的形式是永住者、技术人文签、技能实习签与留学签。而从增长潜力看,高度专门职签证、介护、特定技能等签证类型则成为近年的热门,但留学、经营管理等签证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当前在日非法外国人数量为7.1万人,较前年有所减少。

    总而言之,当前的在日外国人占比约为3%。但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至2070年时日本的人口将减少30%,而在日外国人进一步增加,可能占到10%。换言之,日本人与在日外国人的多元文化共存、就业与福祉矛盾、社会摩擦等课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与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

    同时,日本政府需要面临几个长期和短期的问题。

    日本的老龄化(65岁以上)当前约为30%,总和生育率1.15。同时,日本已经开始出现人口萎缩,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人才培育和社会福利都是沉重打击。Persol综合研究所认为,当前日本有505万个岗位空缺,尤以IT、医疗和餐饮短缺最为严重。

    日本2024年的名义GDP616万亿日元,实际GDP559万亿日元,名义增长率为3.7%,实际增长率为0.7%,或被印度所超越。加之物价升腾和日元疲软现象的出现,国民的实际消费能力正在萎缩。

    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外国人的赴美管制与签证限制,使得国际人才考虑第三国研究与就业,对日本而言可能是个良机。但除了日语问题之外,教育经费也在掣肘日本的科研发展。以东京大学为例,其一年的预算约为3161亿日元,政府投入则约为722亿日元。作为对比,复旦大学的一年预算约为183亿人民币,因此对于外国人才所能提供的吸引力恐怕有限。

    二、政党口号与社会思潮的变化

    从整体立场来看,左翼政党普遍强调接纳外国人与推进多元文化共生,右翼政党虽然要求加强对外国人的管制,但并非是一概排除外国人,而是针对违法行径以及日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摩擦而进行的。

    如果把范围局限于此次自民党总裁选举各个候选人的政策上也可以发现明显的倾向性。

    小林鹰之:反对移民;加强对出入国、房地产的管制;搭建不依赖外国人的框架。

    茂木敏充:不接受移民;减少违法外国人;强化房地产管制。

    林芳正:减少违法行为;在中长期加强管理。

    高市早苗:重思外国人政策;不接受非法滞在;强化房地产管制。

    小泉进次郎:不采取移民政策;重修外国人福利政策。

    当中的重点则是:①不接受移民;②对房地产的管理。

    当然,历来日本社会都不是一个广泛接受移民的社会,自民党政权也一直否认他们将采取接纳移民的政策,但他们的确有意区分了“移民”与“外国人劳动者”。因此,实际上,如果从高度人才签证、特定技能签证和育成就劳签证出台的角度来考虑,实际上日本的外国人受入反而正在扩大。前两者将大大降低外国人劳动者赴日、留日的门槛,后者则改善了低端劳动者的就业环境(相较技能实习者),并且便于他们长期就职。

    日本政府考虑的因素:经济成长、产业政策、劳动政策、税收与社保、地域共生、治安、政府管理。

    目前已经产生的一些变化:

    2023年设立未来创造人才签证(J-Find),面向在QSTHE、软科三者中二者排名前100大学毕业生。

    Youtuber原田将大(べずまりゅう)以在竞选时宣称外国人侵害奈良的鹿著称,最终仍当选奈良市议员;高市早苗也曾宣称外国人踢奈良的鹿。

    SPRING次世代奖学金取消了对外国人博士生的生活费支援制度。

    强化住民票制度,在换取日本驾照等事情上需出示住民票(即游客无法获取或更新日本驾照)。

    法务大臣铃木馨祐主持研讨新的外国人受入、管理政策。

    经营·管理签证的门槛将从当前的500万日元提升至3千万日元。

    2026年末起取消游客现地退税,改为海关退税。

    2027年起废除技能实习制度,推行育成就劳制度。

    对非法行为报道的偏向

    提高住泊税

    三、可能的趋势

    说到底,所谓的排外主义并非是把外国人赶出日本、建立一个“只有日本人的日本”这么简单。大量的外国人在日本合法地工作、生活、学习、纳税,理应依照日本的法律享受同等的福利与权利,若是只要求外国人纳税而不给予相应的待遇就会出现歧视性政策和“福祉排外主义”。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一个同质化的社会,高度重视本国社会和文化的稳定性和同一性,这表明日本难以接受短期内大量长期居住外国人的涌入,也势必在共生环节造成摩擦。但现实情况在于,日本必须依赖外国劳动者来缓解高龄少子化的危机并提高国际竞争力,则日本又不得不扩大外国人的受入,这与当前的政治口号与舆论倾向有所矛盾。

    一个可以操作的设想是,日本接下来的外国人受入政策将呈现两面性。一方面,日本政府仍然不会放松移民门槛,并且将在提高本国人就业基础上限制外国工薪阶层的赴日。另一方面,精英人才与低端劳动力仍是日本的急需,前者在赴日和留日上将获得更大的优惠,但后者则将以短期劳动、劳务派遣的形式来到日本,如想留日则仍需面临较高的门槛。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