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仓院:有物自唐来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8日 | 发表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走出正仓院,可心还留在那里,思绪更飞向千年之遥的唐朝。

    建立于618年的唐朝,实行开放和开明的文化政策,海纳百川,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精华,融合佛教和道教,使得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盛大局面。兼收并包的文化特点,吸引世界各地的文人逸才纷纷涌入唐朝,规划齐整、宏伟壮丽的首都长安成为世界文明的大熔炉。唐朝以其文化优势,对海东各国产生了强大影响。

    日本对于唐朝文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倭国在南朝就中止了同中国的国交,直到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之后,才由其国圣德太子主导向隋朝派遣使者。但是,一个多世纪没有交往,两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倭国中央朝廷的权威得到加强,已经不想再回到向中国称臣的过去,因而在重新与隋朝恢复国交的时候,发生了外交礼仪的冲突。这次冲突虽然由于倭国最终退让而暂时平息,但其背后的国家利益冲突并没有解决。到唐朝在东亚重建以唐为中心的国家关系秩序时,日本为了同唐朝争夺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利益而军事介入朝鲜半岛的战争,和唐军在白江口决战,结果大败而归。

    通过这次战役,日本切实认识到唐朝的强大,尤其是国家制度、法律体系和文化艺术的高度发达,看到两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举国上下决心全面吸收和移植唐朝的制度文化。白江口之战后的遣唐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频频来到唐朝中国的。

    遣唐使团人数众多,一次数百人,人员多为国内挑选出来的精英,既有政府官员,也有留学生,更多的是留学僧。他们来到中国之后,潜心研学,热心收集各种情报和文化产品,日本政府也全力予以经济支持,让他们能够大量访购图籍文物,一批一批地运回日本。而且,日本还通过朝鲜半岛乃至西伯利亚草原大量收集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当然,中国到日本的使者和各类人员也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奇珍异宝带到日本,使得日本获得各国的文化精华,社会长足进步。

    日本人勤劳整洁,爱惜东西。所以,从大陆传入日本的物品都被很好地收藏起来。在千年岁月迁转中,虽然日本也发生了很多变乱,贵族衰落,武士崛起,农民反抗,幕府更替,战争并不少见,却没有人故意去践踏。所以,图籍文物大多完好保存下来,流传至今,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物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复原过去的生活形态。不只是日本,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世界的许多方面,也许也要通过日本保存的古代文物得到复原或者证明。因此,正仓院虽然属于日本,但它同时也是世界古文明,尤其是唐代文明的宝库。

    在日本收藏古代文物的机构中,正仓院是收藏品最独特、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等级最高的,而在其收藏品中最珍贵的当属光明皇后捐出的圣武天皇生前使用的全套物品。根据这些物品,我们可以完整地复原皇室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后期,中国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下发现了掩埋千年的地宫,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轰动世界。经过鉴别,可以判定它们属于唐朝皇室的祭祀物品。这些器物和日本正仓院文物相比较,进一步证实正仓院收藏的来自唐朝的文物,属于最高等级。

    显然,日本皇室使用的器物,不是入唐人员在市肆上购买的,这些器物不少是唐朝中央的赐赠物品。诸如螺钿五弦琵琶、螺钿围棋盘等,这些我们只能在唐代的壁画里见到的器物,在正仓院里却有实物保存,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器物来复原唐代的情况,进而了解当年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仅此一斑,就可知道正仓院文物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正仓院一直受到世界古代文明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人们亟盼正仓院能够开放,让学者进行研究。然而,因为它属于日本皇室的宫内厅,而天皇制度今日尚存,故开放正仓院的愿望难以实现,学者也只能在每年秋季的正仓院展览中目睹很少的一部分实物,平时只能通过图片画册进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正仓院坐落于古都奈良著名的东大寺旁边,背后是若草山,周围是青翠的茂林,小径通幽,里面到底收藏了多少古代宝物,说法不一。游人们只能在院子大门处,隔着前庭看上一眼,这给正仓院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大家都想探访它的秘密。所以,每到秋季二十天左右的正仓院展览,从日本各地蜂拥而至的观众,乃至从世界各国赶来的学者,排成长队挪动到玻璃橱窗前,仔细察看,啧啧称奇,指指点点,低声讨论,都想看出个所以然来。

    观众都明白,正仓院展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辉煌,但这些文物的来历及其源流并不全都清楚,每一件文物背后,可能都有一段故事。如果还能进一步说清楚其渊源流变,那么我们就能把唐朝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更加全面、更加多姿多彩地再现出来,就能更加深入地把握文化流动的脉络,那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啊。

    日本的学者为此已经有几代人的研究积累了,现在仍有一大批人孜孜不倦地在世界各地找寻正仓院文物的故乡。我有幸进入正仓院,抚摸着一根根干栏式建筑的础柱,感到研究正仓院是中国学者应该积极进行的工作,因为这里面大部分器物就是来自中国唐朝,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考古发掘有了许多新发现,大量珍贵文物破土而出,一次又一次让正仓院文物找到高度相似的类证,从而大大推进了正仓院研究的深入。

    在研究方面,中国学者握有发现新文物的优势,因此,我们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目前,我们所缺乏的是关于正仓院的情报资料,而这方面的工作是可以通过努力赶上的。要从一般性的介绍开始,让中国的广大读者看到域外遗珍的亮丽,热爱它,研究它,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国内,要拓展到全世界。这样,我们就能领略到更多古代文明的精彩,我们的研究就能在历史的熏陶下,变得更加成熟与厚实,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这本小册子,愿能成为游人的向导、研究者的铺路石。

    一千多年前,往返于中日海面的船只,在波涛中,载着一船明月,鼓足一帆清风,承载文化,驶向光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光彩夺目的珍宝,更是一股文化使命感,激励着我们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有那么多的古代文化珍宝流传海外,它们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以及研究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把世界各地珍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乃至收藏这些文化珍宝的机构介绍给国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作者韩昇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板所有©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
      备案序号:沪ICP备13010890号